鷓鴣天·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
黃1~1菊枝頭生曉寒。人生莫放酒杯干。風前橫笛斜吹雨,醉里簪花倒著冠。
身健在,且加餐。舞裙歌板盡清歡。黃花白發(fā)相牽挽,付與時人冷眼看。
翻譯和注釋
譯文
深秋的清晨,黃菊枝頭顯露出了陣陣寒意,人生短促,今朝有酒今朝醉。冒著斜風細雨吹笛取樂,酒醉里倒戴帽子、摘下菊花簪在頭上。
要趁著身體健康努力加飯加餐,在佳人歌舞的陪伴下盡情歡樂。頭上黃花映襯著斑斑白發(fā),兀傲的作者就要以這副疏狂模樣展示在世人面前,任他們冷眼相看。
注釋
史應之:據(jù)黃庭堅《山谷詩內(nèi)集》卷十三《戲答史應之三首》任淵注:史應之,名鑄,眉山人,落魄無檢,喜作鄙語,人以屠僧目之。客瀘、戎間,因得識山谷。
莫放:勿使,莫讓。
簪(zān)花:以花插頭。倒著冠:倒戴著冠兒。此句暗用山簡典故,表現(xiàn)不拘世俗、風流自賞的生活態(tài)度。《世說新語·任誕》“山季倫為荊州,時出酣暢。人為之歌日:‘山公時一醉,徑造高陽池。日暮倒載歸,茗芋無所知。復能乘駿馬,倒著白接籬?!薄捉踊h,頭巾。
且加餐:《古詩十九首》:“棄捐勿復道,努力加餐飯?!崩畎住洞讶思奈虆邢容叀罚骸爸笔菫榫筒坏茫瑫鴣砟f更加餐。”
黃花:同黃華,指未成年人。白發(fā):指老年人。牽挽:牽拉,牽纏。
付與:給與,讓。
冷眼:輕蔑的眼光。
鷓鴣天·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問答
問:《鷓鴣天·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》的作者是誰?
答:鷓鴣天·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的作者是黃庭堅
問:鷓鴣天·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鷓鴣天·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是宋代的作品
問:鷓鴣天·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黃1~1菊枝頭生曉寒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黃1~1菊枝頭生曉寒 出自 宋代黃庭堅的《鷓鴣天·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》
問:黃1~1菊枝頭生曉寒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黃1~1菊枝頭生曉寒 的下一句是 人生莫放酒杯干。
問:出自黃庭堅的名句有哪些?
答:黃庭堅名句大全
鷓鴣天·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賞析
此詞是黃山谷與甘居山野、不求功名的“眉山隱客”史應之互相酬唱之作,全詞通過一個“淫坊酒肆狂居士”的形象,展現(xiàn)了山谷從坎坷的仕途得來的人生體驗,抒發(fā)了自己胸中的苦悶和激憤。詞中所塑造的狂士形象,是作者自己及其朋友史念之的形象,同時也是那一時代中不諧于俗而懷不平傲世之心的文人的形象。
上片是勸酒之辭,勸別人,也勸自己到酒中去求安慰,到醉中去求歡樂。首句“黃菊枝頭生曉寒”是紀實,點明為重陽后一日所作。因史應之有和詞,故自己再和一首,當亦是此數(shù)日間事。賞菊飲酒二事久已有不解之緣,借“黃菊”自然過渡到“酒杯”,引出下一句“人生莫放酒杯干”。意即酒中自有歡樂,自有天地,應讓杯中常有酒,應該長入酒中天?!帮L前橫笛斜吹雨,醉里簪花倒著冠”,著意寫出酒后的浪漫舉動和醉中狂態(tài),表明酒中自有另一番境界。橫起笛子對著風雨吹,頭上插花倒戴帽,都是不入時的狂放行為,只有酒后醉中才能這樣放肆。
下片則是對世俗的侮慢與挑戰(zhàn)?!吧斫≡冢壹硬?。舞裙歌板盡清歡?!比允且环N反常心理,其含意于世事紛擾,是非顛倒,世風益衰,無可挽回,只愿身體長健,眼前快樂,別的一無所求。這是從反面立言。“黃花白發(fā)相牽挽,付與時人冷眼看”,則是正面立言。菊花傲霜而開,常用以比喻人老而彌堅,故有黃花晚節(jié)之稱。這里說的白發(fā)人牽換著黃花,明顯地表示自己要有御霜之志,決不同流合污,而且特意要表現(xiàn)給世俗之人看。這自然是對世俗的侮慢,不可能為時人所理解和容忍。
此詞以簡潔的筆墨,勾勒出一個類似狂人的形象,抒寫了山谷久抑胸中的憤懣,表現(xiàn)出對黑暗、污濁的社會現(xiàn)實無言的反抗。詞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,以自樂自娛、放浪形骸、侮世慢俗的方式來發(fā)泄心中郁結(jié)的憤懣與不平,對現(xiàn)實中的政治迫害進行調(diào)侃和抗爭,體現(xiàn)了詞人掙脫世俗約束的高曠理想。主人公曠達的外表后,隱藏著無盡的辛酸與傷痛。
- 立秋日作已識山中早晚涼,今朝況復立秋當。如何午熱為孤注,疑是金官讓末光。桐葉庭邊想影落,草蟲砌下覺聲楊。農(nóng)占晴雨紛如訟,歷驗原來亦鮮償。
- 經(jīng)月巖山驅(qū)車過閩越,路出饒陽西。仙山翠如畫,簇簇生虹蜺。群峰若侍從,眾阜如嬰提。巖巒互吞吐,嶺岫相追攜。中有月輪滿,皎潔如圓珪。玉皇恣游覽,到此神應迷。嫦娥曳霞帔,引我同攀躋。騰騰上天半,玉鏡懸飛梯。瑤池何悄悄,鸞鶴煙中棲?;仡^望塵事,露下寒凄凄。
- 木蘭花慢 常熟徐氏山園看紅梅未了,搴杜若,結(jié)幽蘭。喜樹遮云鬢,地開月面,竹*風鬟。投竿。釣魚臺下,似畫舫、和雨閣前灘。龍掛古藤千丈,鶴眠矮屋三間。躋攀。危磴小闌干。松外倚高寒。且緩步尋詩,忘懷喚酒,滿意看山。斕斑。紫苔外暈,拂蒼云、字字碧瑯*。說與花間勝友,主人未可清閑。
- 減字木蘭花·春怨獨行獨坐。獨倡獨酬還獨臥。佇立傷神。無奈輕寒著摸人。此情誰見。淚洗殘妝無一半。愁病相仍。剔盡寒燈夢不成。
- 獻王威儀入與真主言,有騎天馬來。但有華清宮,不用神明臺。肅肅長自閑,門靜無人開。
- 朝退書懷鶴帔星冠羽客裝,寢樓西畔坐書堂。山禽養(yǎng)久知人喚,窗竹芟多漏月光。粉壁不題新拙惡,小屏唯錄古篇章。孜孜莫患勞心力,富國安民理道長。
- 喜雨天顧於人略有情,片時收盡越山青。老農(nóng)望外扶犁立,倦客愁邊擁被聽。塵翳欲清閶闔道,井花已上轆轤亭。冥冥直待黃梅熟,未要風池看約萍。
- 失調(diào)名(宮人鼓瑟奏霓裳曲)綠荷初展。海榴花半吐,繡簾高卷。整頓朱弦,奏霓裳初遍,音清意遠?;腥辉趶V寒宮殿,窈窕柔情,綢繆細意,閑愁難剪。曲中似哀似怨。似梧桐葉落,秋雨聲顫。豈待聞鈴,自淚珠如霰。春纖罷按,早心已笑慵歌懶。脈脈憑欄,槐陰轉(zhuǎn)午,輕搖歌扇。
- 平綠軒瞰水地仍敞,開窗望不迷。良疇連遠近,秀野混高低。曉起煙千樹,春耕雨一犁。道人深樂此,壞衲且幽棲。
- 武夷萬壑千巖疊翠微,幔亭紅日浸漣漪。紫陽去后無消息,留得溪山九曲詩。
- 我亦從今悔迂學,不須更辨瓚稱臣——— 陳與義某蒙示詠家弟所撰班史屬辭長句三嘆之余輒用
- 烽火沿村放,雞豚比戶搜——— 錢秉鐙江村雜述
- 盛禮縟典,邃古未聞——— 佚名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
- 欲要妻男固處妙——— 王哲帶馬行
- 皇天寧負德,后土豈虧人——— 尹志平臨江仙 袁夫人住沙漠,十年后出家,回都,
- 君今又繼往,霧雨愁青冥——— 蘇軾次韻程正輔游碧落洞
- 靜稱垂松蓋,鮮宜映鶴翎。——— 劉禹錫和牛相公題姑蘇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蘇州
- 前時共游者,日夕黃金軒。——— 元稹酬東川李相公十六韻
- 北風驅(qū)雪度關山,把燭看花夜不眠——— 陳師道次韻蘇公蠟梅
- 隴西公府俱名勝,元獻曾孫號最賢——— 度正呈晏制干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