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湖上壁問答
問:《題湖上壁》的作者是誰?
答:題湖上壁的作者是周弼
問:題湖上壁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題湖上壁是宋代的作品
問:寒食風(fēng)埃滿客襟,西湖煙雨送愁頻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寒食風(fēng)埃滿客襟,西湖煙雨送愁頻 出自 宋代周弼的《題湖上壁》
問:寒食風(fēng)埃滿客襟,西湖煙雨送愁頻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寒食風(fēng)埃滿客襟,西湖煙雨送愁頻 的下一句是 日高未起鳥呼夢,春晚不歸花笑人。
問:出自周弼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周弼名句大全
- 約建德蔡令游梅山晨起微雪長年蹤跡困塵埃,幾向名山勒駕回。閑約訪僧尋野寺,翻成踏雪看官梅。岫云要是無心出,溪月猶能有興來。竹折松欹更愁絕,不妨吟賞助清哀。
- 【雙調(diào)】折桂令_想為官枉了想為官枉了貪圖,正直清廉,自有亨衢。暗室虧心,縱想致富,天意何如?白圖甚身心受苦,急回頭暮景桑榆。婢妾妻孥,玉帛珍珠,都是過眼的風(fēng)光,總是空虛。功名事一筆都勾,千里歸來,兩鬢驚秋。我自無能,誰言有道,勇退中流。柴門外春風(fēng)五柳,竹籬邊野水孤舟。綠蟻新篘,瓦缽磁甌,直共青山,醉倒方休。功名百尺竿頭,自古及今,有幾個干休?一個懸首城門,一個和衣東市,一個抱恨湘流。一個十大功親戚不留,一個萬言策貶竄忠州。一個無罪監(jiān)收,一個自抹咽喉。仔細(xì)尋思,都不如一葉扁舟。過金山寺長江浩浩西來,水面云山,山上樓臺。山水相連,樓臺相對,天與安排。詩句成風(fēng)煙動色,酒杯傾天地忘懷。醉眼睜開,遙望蓬萊,一半兒云遮,一半兒煙霾。中秋一輪飛鏡誰磨?照徹乾坤,印透山河。玉露冷冷,洗秋空銀漢無波。比常夜清光更多,盡無礙桂影婆娑。老子高歌,為問嫦娥,良夜懨懨,不醉如何?鑿池殷勤鑿破蒼苔,把湖濼風(fēng)煙,中半分開。滿意清香,盡都是千葉蓮栽??寸R里紅妝弄色,引沙頭白鳥飛來。老子方才,陶寫吟懷,忽見波光,搖動亭臺。詠胡琴八音中最妙惟弦,塞上新聲,字字清圓。錦樹啼鶯,朝陽鳴鳳,空谷流泉。引玉杖輕籠慢捻,賽歌喉傾倒賓筵。常記當(dāng)年,香案之前,一曲春生,四海名傳。通州巡舟呼童解纜開船,見綠樹青天,兩岸回旋。欹枕篷窗,覺風(fēng)波只在頭邊。桂棹舉搖開翠煙,竹彈斜界破平川。老子狂顛,高詠詩篇,行過沙頭,驚的些白鳥翩翩。白蓮隱括〔木蘭花慢〕幽花帶露池塘,恨太華峰高,身世相妨。脈脈盈盈,何須解語,已斷柔腸。羨公子風(fēng)標(biāo)異常,盡一生何限清香。華發(fā)滄浪,夜月壺觴,明日新聲,付與秋娘。
- 聞訓(xùn)狐昔年因讀昌黎文,知有訓(xùn)狐猶未真??吞米蛞箿鐮T后,一聲竊發(fā)誠驚人。慈母入席匪虛語,據(jù)此麄暴誰敢聞。殺人之子養(yǎng)爾子,天地不管胡為仁。豈無鷹隼善搏擊,去路昏黑難相親。亦有弓矢可彈射,欲恐誤中東西鄰。我今獨處雖無懼,聒不得睡寧不嗔。嘗聞鳳凰百鳥君,丹穴萬里誰能言。行嘗整頓九韶樂,奉迎綷羽掀重云,直前再拜列爾罪,爾軀何足為灰塵。
- 春日經(jīng)湖上友人別業(yè)何處狂歌破積愁,攜觴共下木蘭舟。綠泉濺石銀屏濕,黃鳥逢人玉笛休。天借煙霞裝島嶼,春鋪錦繡作汀洲。一年一電逡巡事,不合花前不醉游。
- 過呂仙洞四首神游八極此焉歸,紫府天寬石作扉。倦客重來炷沉燎,轉(zhuǎn)頭六十七年非。
- 書舞陽西寺舊題處萬事紛紛日日新,當(dāng)時題壁是前身。寺僧物色來相訪,我似昔人非昔人。
- 新林浦夾岸人家映柳條,玄暉遺跡草蕭蕭。曾為一夜青山客,未得無情過板橋。
- 過華清內(nèi)廄門華清別館閉黃昏,碧草悠悠內(nèi)廄門。自是明時不巡幸,至今青海有龍孫。
- 古風(fēng)·其十九西上蓮花山,迢迢見明星。(西上 一作:西岳)素手把芙蓉,虛步躡太清。霓裳曳廣帶,飄拂升天行。邀我登云臺,高揖衛(wèi)叔卿?;谢信c之去,駕鴻凌紫冥。俯視洛陽川,茫茫走胡兵。流血涂野草,豺狼盡冠纓。
- 喜侄郯登第飛鈴走幟到金溪,喜子文闈預(yù)品題。名字巍峨光蕊榜,詞章斐亹動文奎。階梯已合嬰兒夢,星斗先分天走題。后日臚傳當(dāng)?shù)谝唬靷惪萍咨袨榈汀?/div>
- 盛德雄名遠(yuǎn)近知,功高先乞守藩維——— 張籍送裴相公赴鎮(zhèn)太原
- 萬物皆畏死,爾生何獨愚——— 張耒和應(yīng)之燈蛾
- 當(dāng)頭俱坐斷,直下展家風(fēng)——— 釋曇華徐伯壽求贊
- 長夏百草秀,道旁多野花——— 張耒道旁花
- 朱顏阿母逢生旦,采戲兒孫捧壽觴。——— 盧炳鷓鴣天
- 雙燕立虹梁。——— 李從周風(fēng)流子
- 有時多解悟,無發(fā)得高間——— 林景熙答山中侃上人
- 東亭攬秀者,一目萬峰巒——— 項安世六日坐法華寺東廊攬秀亭
- 轉(zhuǎn)側(cè)被風(fēng)吹——— 何遜增新曲相對聯(lián)句
- 窮探愈好去愈銳,意未滿足枵如饑。——— 蘇軾二月十六日,與張、李二君游南溪,醉後,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