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入承明廬,盱衡論今昔
出自唐代皮日休《北禪院避暑聯(lián)句》:
歊蒸何處避,來入戴颙宅。
逍遙脫單絞,放曠拋輕策。
——皮日休。
爬搔林下風(fēng),偃仰澗中石。
——皮日休。
殘蟬煙外響,野鶴沙中跡。
到此失煩襟,蕭然揖禪伯。
——陸龜蒙。
藤懸疊霜蛻,桂倚支云錫。
——陸龜蒙。
清陰豎毛發(fā),爽氣舒筋脈。
逐幽隨竹書,選勝鋪苮席。
——皮日休。
魚跳上紫芡,蝶化緣青壁。
——皮日休。
心是玉蓮?fù)?,耳為金磬敵?br>吾宗昔高尚,志在羲皇易。
——陸龜蒙。
豈獨(dú)斷韋編,幾將刓鐵擿。
——陸龜蒙。
天書既屢降,野抱難自適。
一入承明廬,盱衡論今昔。
——皮日休。
流光不容寸,斯道甘枉尺。
——皮日休。
既起謝儒玄,亦翻商羽翼。
封章帷幄遍,夢寐江湖白。
——陸龜蒙。
擺落函谷塵,高欹華陽幘。
——陸龜蒙。
詔去云無信,歸來鶴相識。
半病奪牛公,全慵捕魚客。
——皮日休。
少微光一點(diǎn),落此芒磔索。
——皮日休。
釋子問池塘,門人廢幽賾。
堪悲東序?qū)?,忽變西方籍?br> ——陸龜蒙。
不見步兵詩,空懷康樂屐。
——陸龜蒙。
高名不可效,勝境徒堪惜。
墨沼轉(zhuǎn)疏蕪,玄齋逾闃寂。
——皮日休。
遲遲不可去,涼飔滿杉柏。
——皮日休。
日下洲島清,煙生苾芻碧。
俱懷出塵想,共有吟詩癖。
——陸龜蒙。
終與凈名游,還來雪山覓。
——陸龜蒙
注釋參考
承明廬
漢 承明殿 旁屋,侍臣值宿所居,稱 承明廬 。又 三國 魏文帝 以 建始殿 朝群臣,門曰 承明 ,其朝臣止息之所亦稱 承明廬 。《漢書·嚴(yán)助傳》:“君厭 承明 之廬,勞侍從之事,懷故土,出為郡吏?!?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:“ 承明廬 在 石梁閣 外,直宿所止曰盧?!薄段倪x·應(yīng)璩〈百一詩〉》:“問我何功德?三入 承明廬 ?!?張銑 注:“ 承明 ,謁天子待制處也。”后以入 承明廬 為入朝或在朝為官的典故。 唐 李頎 《送綦毋三謁房給事》詩:“徒言青瑣闥,不愛 承明廬 ?!?清 唐孫華 《題顧退山太史扁舟圖》詩:“暫辭 承明廬 ,歸侍 扶風(fēng) 帳?!?/p>
盱衡
盱衡 (xūhéng) 揚(yáng)眉舉目 raise one’s brows and look up 盱衡環(huán)顧 觀察;縱觀 make a comprehensive survey 盱衡政局今昔
今昔 (jīnxī) 現(xiàn)在和過去 the present and the past 不知今昔是何年 今昔對比皮日休名句,北禪院避暑聯(lián)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紹興淳熙分命館職定撰十七首——— 佚名〔宋代〕
- 自述九首——— 錢時〔宋代〕
- 溧水道中回寄子肅玉汝并屬李晦庵八首——— 趙蕃〔宋代〕
- 尋鞏縣南李處士別業(yè)——— 岑參〔唐代〕
- 正月二日至九江過陳漢卿——— 晁公溯〔宋代〕
- 論蚱蜢形——— 賈似道〔宋代〕
- 自順陽至均房道五首用陳符寶去非韻——— 張嵲〔宋代〕
- 出塞——— 蔣吉〔唐代〕
- 賀新郎——— 宋自遜〔宋代〕
- 題祀山烽樹贈喬十二侍御——— 陳子昂〔唐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