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黎廷瑞《道傍兒》:
落日古道傍,依依聞哭聲。
云是田舍兒,垂髫才九齡。
前母久已沒,后母無復(fù)情。
饑寒夙所更,驅(qū)役不得停。
甫課南山樵,又督西疇耕。
早汲或至晏,夕舂恒達明。
曾何少懈怠,動輒遭笞刑。
斑斑膚無完,恍恍神不寧。
命也可奈何,怨辭安敢形。
但愿后母心,回慈念孤生。
遲我齒力壯,與母供使令。
余聞重嘆息,為汝雙涕零。
憑誰弦履霜,彈與汝母聽。
注釋參考
斑斑
斑斑 (bānbān) 斑點眾多的樣子 freckle;full of stains (spots) 血跡斑斑恍恍
(1).矇眬不清貌。《老子》“是謂惚恍” 漢 河上公 注:“一忽忽恍恍者,若存若亡,不可見之也?!?南朝 齊 王琰 《冥祥記》:“向來恍恍不知道路,請人示津?!?/p>
(2).亦作“ 恍怳 ”。心神不定貌。 唐 王度 《古鏡記》:“ 勣 夢中許之。及曉,獨居思之,恍恍發(fā)悸,即時西首 秦 路?!?宋 洪邁 《夷堅丁志·淳安民》:“踰三年, 方君 為 鄂州 蒲圻 宰。白晝恍恍,於廳事對群吏震悸言曰:‘固知翁必來?!?王闿運 《愁霖賦》:“倚高軒而恍怳,竟旦夕而忘言?!?/p>
(3).晃蕩。 宋 文瑩 《玉壺清話》卷五:“ 呂正惠公 端 使 高麗 ,遇風濤恍恍,摧檣折舵,舟人大恐,公恬然讀書,若在齋閣。”
(4).仿佛。 清 沉復(fù) 《浮生六記·閨房記樂》:“兩人魂魄恍恍然化煙成霧,覺耳中惺然一響,不知更有此身矣?!?/p>
威武貌。 明 劉基 《賣柑者言》:“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,恍恍乎干城之具也?!?/p>
不寧
不安定;不安寧?!抖Y記·月令》:“﹝季秋之月﹞行冬令,則國多盜賊,邊竟不寧,土地分裂?!?明 方孝孺 《茹荼齋記》:“是以自忽忽而不寧,食入口而不知其甘?!?戴望舒 《靜夜》詩:“你哭泣嚶嚶地不停,我心頭反復(fù)地不寧?!?/p>
黎廷瑞名句,道傍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