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楊友夔《題三高祠》:
長橋度已盡,有亭枕江湄。
常時閉共門,為問居者誰。
范蠡其明哲,功成學鴟珍。
煙波五湖上,風月一西施。
張翰輕紱冕,歸及鱸魚時。
生前一杯足,何以身后為。
魯望棲甫里,有田常茂饑。
不應州縣辟,郁此胸中奇。
并為吳越人,名與日月垂。
相去二千載,今乃同一祠。
壁間面如生,凜然人在茲。
我本江海客,於焉起遐思。
死者不可作,來者詎可期。
手持一釣竿,浩歌熟從之。
注釋參考
長橋
橋名。在 江蘇省 宜興市 ,建于 東漢 時,相傳為 晉 周處 斬蛟處,又名 蛟橋 。橋跨 荊溪 ,又名 荊溪橋 。《晉書·周處傳》:“ 南山 白額猛獸, 長橋 下蛟,并子為三矣?!薄冻鯇W記》卷七引 晉 祖臺之 《志怪》:“ 義興郡 溪渚 長橋 下,有蒼蛟吞噉人, 周處 執(zhí)劍橋側(cè),伺久之,遇出。于是懸自橋上,投下蛟背,而刺蛟數(shù)瘡,流血滿溪,自郡渚至 太湖 勾浦 乃死。” 唐 李賀 《聽穎師彈琴歌》:“誰看挾劍赴 長橋 ,誰看浸髮題春竹。” 唐 李賀 《送秦光祿北征》詩:“ 周處 長橋 役, 侯調(diào) 短弄哀?!?/p>
枕江
臨江。 唐 李商隱 《因書》詩:“絶徼南通棧,孤城北枕江?!?宋 王禹偁 《寄獻潤州趙舍人》詩:“ 南徐 城古樹蒼蒼,衙府樓臺盡枕江?!?/p>
楊友夔名句,題三高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紅杏出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