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杜牧《賀崔大夫崔正字》:
內(nèi)舉無慚古所難,燕臺(tái)遙想拂塵冠。
登龍有路水不峻,一雁背飛天正寒。
別夜酒余紅燭短,映山帆去碧霞?xì)垺?br>謝公樓下潺湲響,離恨詩情添幾般。
注釋參考
登龍
(1).登天的龍。《史記·孝武本紀(jì)》:“其秋,為伐 南越 ,告禱泰一,以牡荊畫幡日月北斗登龍,以象天一三星,為泰一鋒,名曰‘靈旗’?!?/p>
(2).乘龍。 唐 李白 《箜篌謠》:“攀天莫登龍,走山莫騎虎?!?/p>
(3).同“ 登龍門 ”。 唐 王季友 《酬李十六岐》詩:“于何車馬日憧憧, 李膺 門館爭(zhēng)登龍。” 宋 蘇轍 《歐陽太師挽詞》:“推轂誠多士,登龍盛一時(shí)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媚座》:“這恩榮錫袞封圭,不比那登龍御 李 ?!?魯迅 《花邊文學(xué)·小品文的生機(jī)》:“其中固然有雖曾附驥,終未登龍的‘名人’,或扮作黑頭,而實(shí)是真正的丑腳的打諢,但也有熱心人的讜論?!?唐 李端 《元丞宅送胡濬及第東歸覲省》詩:“登龍兼折桂,歸去當(dāng)高車?!?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敕賜及第》:“仰溫樹之煙,何人折桂?泝甘泉之水,獨(dú)我登龍。” 宋 王禹偁 《杏花》詩之五:“登龍?jiān)肷倌陥?chǎng),錫宴瓊林醉御觴?!?清 鈕琇 《觚賸·河?xùn)|君》:“登龍之客,杳至高閭。”
(4).泛指升官。 阿英 《晚清小說史》第二章:“至于為謀升官,上維新條陳,東抄西襲,以盼一顧的,更所在多有,實(shí)質(zhì)上,不過是藉以登龍而已?!?/p>
飛天
(1).飛向天空。 唐 李邕 《日賦》:“乍出海而融朗,忽飛天而光大。” 唐 韋執(zhí)中 《白云無心賦》:“徒見其紆餘上漢,繚繞飛天?!?/p>
(2).“飛龍?jiān)谔臁钡穆苑Q。比喻王者得天下,有龍興之象。語出《易·乾》:“九五,飛龍?jiān)谔?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猶若圣人有龍德,飛騰而居天位?!?唐 黃滔 《周以龍興賦》:“一旦飛天,霹破 殷辛 之國?!?/p>
(3).佛教壁畫或石刻中的空中飛舞的神。梵語稱神為“提婆”。因“提婆”有天的意思,故譯為飛天。 徐遲 《哥德巴赫猜想·祁連山下》:“窟頂有蓮花。四角上,飛天翱翔?!?/p>
杜牧名句,賀崔大夫崔正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武昌妖夢(mèng)果為災(zāi),百代英威埋鬼府。
- 強(qiáng)起披衣坐,徐行處暑天。上階來斗雀,移樹去驚蟬。作者:陸龜蒙作品:襲美見題郊居十首,因次韻酬之以伸榮謝
- 乾坤化氣形,火者水之婦作者:曾豐作品:贈(zèng)別曲江貢士李安之五羊相訪
- 清風(fēng)席上龜占古,細(xì)雨樓頭鵲語靈
- 寶帳燭殘時(shí)。作者:歐陽修作品:南鄉(xiāng)子
- 亦猶即紹圣以侮元佑之正,用大觀以反崇寧之譎
- 梁間嘯者誰,知是鬼揶揄
- 江湖聞遠(yuǎn)役,風(fēng)雨弄扁舟
- 外情或簡(jiǎn)易作者:何遜作品:贈(zèng)族人秣陵兄弟詩
- 江涵萬象碧霄虛作者:吳澄作品:臨江仙 九日,舟泊安慶城下,晚歇臨江水驛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