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何鎬《七臺山》:
一上青云梯,杖藜披素襟。
追隨同聲客,不作殊方音。
過雨飛重泉,積煙昏茂林。
疊嶂杳峭崿,竦峰起嶇嵚。
仰闞天門開,俯窺地戶深。
丹壑收暝色,絳霞結(jié)幕輕。
天空抗空館,嵐散凌孤岑。
滄海飛赤舄,疏林散黃金。
彷佛天仙來,逍遙上帝臨。
雷電屢興滅,日月相深沈。
遐討挹元氣,冥搜清道心。
注釋參考
一上
(1).謂一次登臨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擬古三首聯(lián)句》之一:“家本青山下,好上青山上。青山不可上,一上一惆悵?!?唐 杜甫 《上白帝城》詩之一:“江城含變態(tài),一上一回新。” 唐 皮日休 《吳中言情寄魯望》詩:“古來傖父愛 吳 鄉(xiāng),一上 胥臺 不可忘?!?/p>
(2).猶言一層、一重。 宋 邵雍 《寒夜吟》:“天加一上寒,我添一重被?!?/p>
(3).猶言一番?!吨熳诱Z類》卷八:“學(xué)者做工夫,當忘寢食做一上,使得些入處,自后方滋味接續(xù)?!?/p>
(4).猶一下子,表示時間的短暫?!端疂G傳》第三九回:“ 戴宗 正饑又渴,一上把酒和豆腐都喫了?!?/p>
青云梯
(1).上天的階梯。多指高峻入云的山路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登石門最高頂》詩:“惜無同懷客,共登青云梯?!?唐 李白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:“腳著 謝公 屐,身登青云梯。” 王琦 注:“青云梯,謂山嶺高峻,如上入青云,故名?!?/p>
(2).喻高位或謀取高位的途徑。 唐 白居易 《效陶潛體詩》之十四:“亦有同門生,先升青云梯?!薄吨衿略娫挕芬?宋 孔毅父 《寄孫元忠》詩:“君有長才不貧賤,莫令斬斷青云梯?!?清 厲鶚 《游攝山棲霞寺留止三日得詩》之三:“誰為噉名者,更鑿青云梯?!?/p>
杖藜
(1).謂拄著手杖行走。藜,野生植物,莖堅韌,可為杖?!肚f子·讓王》:“ 原憲 華冠縰履,杖藜而應(yīng)門?!?唐 杜甫 《暮歸》詩:“年過半百不稱意,明日看云還杖藜?!?宋 蘇軾 《鷓鴣天》詞:“村舍外,古城旁。杖藜徐步轉(zhuǎn)斜陽?!?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六》:“開牖有時邀月入,杖藜到處避人行?!?/p>
(2).藜杖;拐杖。 唐 護國 《贈張駙馬斑竹柱杖》詩:“此君與我在云溪,勁節(jié)奇文勝杖藜?!?宋 秦觀 《寧浦書事》詩之五:“身與杖藜為二,對月和影成三。” 明 孫仁孺 《東郭記·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》:“諳盡江湖味,執(zhí)青青杖藜?!?/p>
素襟
(1).本心。亦指平素的襟懷。 晉 陶潛 《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(jīng)錢溪》詩:“一形似有制,素襟不可易?!薄段倪x·王僧達<答顏延年>詩》:“崇情符遠跡,清氣溢素襟?!?李周翰 注:“素,本也。清淑之氣自盈於本心?!?唐 李白 《經(jīng)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友書懷》詩:“逸興橫素襟,無時不招尋。” 明 張景 《飛丸記·園中落阱》:“總生在秋江,素襟晚節(jié)何損,堪羨他老景含芳,誰管他陽春花陣?!?/p>
(2).素袍之襟。 唐 戴叔倫 《撫州處士胡泛見送》詩:“悽然誦新詩,落淚霑素襟。” 唐 武元衡 《秋日臺中寄懷簡諸僚》詩:“憂悔耿遐抱,塵埃緇素襟?!?/p>
何鎬名句,七臺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