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趙彥端《青玉案》
當(dāng)年萬里龍沙路。載多少、離愁去。冷壓層簾云不度。芙蓉雙帶,垂楊嬌髻,弦索初調(diào)處。花凝玉立東風(fēng)暮。曾記江邊麗人句。異縣相逢能幾許。多情誰料,琵琶洲畔,同醉清明雨。
注釋參考
芙蓉
芙蓉 (fúróng) 芙蓉花。中國的錦葵植物( Hibiscus mutabilis ),花美麗,白色或粉紅色,在夜間變深紅色 cottonrose hibiscus 荷花的別名。睡蓮科。多年生水生草木 lotus垂楊
(1).垂柳。古詩文中楊柳常通用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隋王鼓吹曲·入朝曲》:“飛甍夾馳道,垂楊蔭御溝。” 唐 萬齊融 《送陳七還廣陵》詩:“落花馥河道,垂楊拂水窗?!薄独蠚堄斡洝返诙兀骸暗搅?濟(jì)南府 ,進(jìn)得城來,家家泉水,戶戶垂楊?!?魯迅 《送增田涉君歸國》詩:“卻折垂楊送歸客,心隨東棹憶華年。”
(2).詞牌名。雙調(diào),一百字或九十八字。本詠垂楊,后為詞牌名。參閱《詞譜》卷二八。
弦索
(1).弦樂器上的弦。指弦樂器。 唐 元稹 《連昌宮詞》:“夜半月高弦索鳴, 賀老 琵琶定場屋?!?唐 顧云 《池陽醉歌贈(zèng)匡廬處士姚巖杰》詩:“弦索緊快管聲脆,急曲碎拍聲相連?!?陳毅 《頤和園五一春游紀(jì)盛》詩:“簫笛弦索齊奏,氣球直於蒼穹?!?/p>
(2). 金 元 以來,北方戲曲或曲藝多以絲弦樂器伴奏,后人因以“弦索”為北曲的代稱。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也稱《弦索西廂》。 明 沉寵綏 有《弦索辨訛》三卷。
絃索:同“ 弦索 ”。 1.樂器上的弦。多用作弦樂器的總稱。 唐 元稹 《連昌宮詞》:“夜半月高絃索鳴, 賀老 琵琶定場屋?!?宋 周邦彥 《解連環(huán)》詞:“燕子樓空,暗塵鎖、一牀絃索?!眳⒁姟?弦索 ”。
(2).彈奏弦樂。 宋 蘇軾 《虢國夫人夜游圖》詩:“宮中羯鼓催花柳, 玉奴 絃索 花奴 手?!?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詞曲·弦索入曲》:“予幼時(shí),猶見老樂工二三人,其歌童也俱善絃索,今絶響矣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鞏仙》:“ 惠 雅善歌,絃索傾一時(shí)。”
(3). 金 元 以來常稱用琵琶、三弦等弦樂伴奏的戲曲、曲藝為“絃索”。一般多指北曲。 清 王夫之 《讀四書大全說·孟子·離婁上篇一》:“於今世俗之樂,則南以拍板,北以絃索。” 清 二石生 《十洲春語》卷三:“數(shù)年以來,如 雙珠 之崑腔, 潤寶 之絃索,并有盛名?!?姚華 《論文后編·目錄中》:“ 明 清 兩朝,南曲為盛,中 清 以后,曲就衰微。其行世者,鼓辭絃索諸調(diào),聲益變而辭益紛?!眳⒁姟?弦索 ”。
調(diào)處
調(diào)處 (tiáochǔ) 調(diào)停 mediate 調(diào)處爭端 通過調(diào)處達(dá)到雙方都滿意 對 進(jìn)行仲裁 arbitrate 政治領(lǐng)袖認(rèn)為自己能對科學(xué)爭論進(jìn)行調(diào)處趙彥端名句,青玉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風(fēng)流從古記登高,又處處、悲絲急管。
- 舊向君家去,宜齋屢舉觴作者:樓鑰作品:顧養(yǎng)直挽詞
- 還家守清真,孤潔勵(lì)秋蟬作者:李白作品:留別廣陵諸公 (一作留別邯鄲故人)
- 鳧藻群官意,云天上帝心作者:蘇頌作品:和朱純臣兵部上巳錫宴
- 吾廬終南下,堪與王孫游
- 帆飛楚國風(fēng)濤潤,馬度藍(lán)關(guān)雨雪多作者:杜荀鶴作品:辭鄭員外入關(guān)
- 但翦燭西窗,秋聲入竹,點(diǎn)點(diǎn)已如霰作者:劉辰翁作品:摸魚兒(和巽吾留別韻)
- 卻笑賀湖臨水寺,閉門不借俗人看
- 支公有方便,一愿啟玄關(guān)。作者:李端作品:宿云際寺贈(zèng)深上人
- 五更開門欲上馬,至竟此人何山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