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王冕《渭河道中 其三》:
月出東溟白,天垂北斗低。
礪馬思秣馬,舞劍忽聞雞。
諸葛猶存存,田橫不辱齊。
英雄如有見,瑣稍豈能迷?
注釋參考
諸葛
諸葛 (Zhūgě) ——復(fù)姓 surname存存
(1).謂保全、育成已存者?!兑住だM辭上》:“天地設(shè)位,而易行乎其中矣。成性存存,道義之門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此明易道既在天地之中,能成其萬物之性,使物生不失其性,存其萬物之存,使物得其存成也。性謂稟其始也,存謂保其終也。”《莊子·田子方》:“ 楚王 與 凡君 坐,少焉, 楚王 左右曰 凡 亡者三。 凡君 曰:‘ 凡 之亡也,不足以喪吾存;夫 凡 之亡不足以喪吾存,則 楚 之存不足以存存。由是觀之,則 凡 未始亡而 楚 未始存也。’”《后漢書·文苑傳上·杜篤》:“意以為獲無用之虜,不如安有益之民;略荒裔之地,不如保殖五穀之淵;遠(yuǎn)救於已亡,不若近而存存也。” 晉 慧遠(yuǎn) 《沙門不敬王者論》:“天地雖以生生為大,而未能令生者不死;王侯雖以存存為功,而未能令存者無患?!?/p>
(2).存在,保持。 宋 范仲淹 《太子賓客謝公夢讀史詩序》:“以公生平之心,蹈於斯,誠於斯,故精義存存,著於神明而不亂矣?!?/p>
不辱
(1).不辱沒?!墩撜Z·子路》:“使於四方,不辱君命。” 漢 司馬遷 《報(bào)任少卿書》:“太上不辱先,其次不辱身。” 南朝 宋 傅亮 《為宋公求加贈劉前軍表》:“出征入輔,幸不辱命。”
(2).不恥辱。 唐 韓愈 《送區(qū)弘南歸》詩:“服役不辱言不譏,從我 荊州 來京畿?!?/p>
王冕名句,渭河道中 其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