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摧妙理,認(rèn)取元初瞻聽
出自元代王哲《瑤臺月 其中疑有脫誤》:
修行便要尋捷徑。
心中長是清凈。
搜摧妙理,認(rèn)取元初瞻聽。
四象內(nèi)、只用澄鮮,湛湛源流端正。
探深奧,觀遙*。
戴三曜,依三圣。
功并。
仍兼行滿,俱憑悟省。
玉潤金銳光瑩。
吐彩艷、重重永定。
靈明現(xiàn)圓相,一團(tuán)紅映。
何虛空、冥香騰輝,在物外、悠悠能整。
從來性。
本來命。
歸云路,出山頂。
堪慶。
蓬萊島,遣青謹(jǐn)請。
注釋參考
妙理
精微的道理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漢二祖優(yōu)劣論》:“通黃中之妙理,韜亞圣之奇才?!?唐 杜甫 《晦日尋崔戢李封》詩:“濁醪有妙理,庶用慰沉浮?!?金 王若虛 《揖翠軒賦》:“物之在天下,皆妙理之所寓也?!?清 黃鷟來 《雨晴游弘濟(jì)寺訪蒲庵和尚》詩:“捶鉤暢玄旨,妙理窮指摘。”
認(rèn)取
(1).記??;記得。取,助詞。 唐 呂巖 《步蟾宮》詞:“坎離乾兌逢子午,須認(rèn)取自家根祖。” 宋 周邦彥 《玲瓏四犯》詞:“休問舊色舊香,但認(rèn)取芳心一點?!?宋 李清照 《蝶戀花·上巳召親族》詞:“空夢 長安 ,認(rèn)取 長安 道?!?/p>
(2).辨認(rèn),認(rèn)得。取,助詞。 清 唐甄 《潛書·七十》:“其本心雖未嘗亡,而陷溺之久,如素入染,不可認(rèn)??;如珠投海,不可尋求?!?/p>
瞻聽
猶視聽。 唐 韓愈 《答張徹》詩:“賴其飽山水,得以娛瞻聽?!?清 龔自珍 《上大學(xué)士書》:“依中書愚見,一切中書差使,宜由侍讀手奉全單,默然鵠立,中堂坐堂上,朱筆點出,明降堂諭,不許仍沿袖中出紙,以肅瞻聽?!?/p>
王哲名句,瑤臺月 其中疑有脫誤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