志橫秋,謀奪眾,謾軒昂
出自宋代趙師俠《水調(diào)歌頭(和石林韻)》:
世態(tài)萬紛變,人事一何忙。
胸中素韜奇蘊(yùn),匣劍豈能藏。
不向燕然紀(jì)績,便與漁樵爭席,擺脫是非鄉(xiāng)。
要地時(shí)難得,間處日偏長。
志橫秋,謀奪眾,謾軒昂。
蠅頭蝸角微利,爭較一毫芒。
幸有喬木修竹,隨分粗衣糲食,何必計(jì)冠裳。
我已樂簫散,誰與共平章。
注釋參考
橫秋
(1).充塞秋天的空中。 南朝 齊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風(fēng)情張日,霜?dú)鈾M秋?!?唐 李白 《悲清秋賦》:“水流寒以歸海,云橫秋而蔽天?!?宋 范仲淹 《和運(yùn)使舍人觀潮》之一:“長風(fēng)方破浪,一氣自橫秋?!?/p>
(2).形容人的氣勢之盛。 宋 蘇軾 《次韻王定國得晉卿酒相留夜飲》:“短衫壓手氣橫秋,更著仙人紫綺裘?!?明 屠隆 《曇花記·嚴(yán)公冤對(duì)》:“英雄蓋世氣橫秋,一旦淹淹作 楚 囚?!?郭沫若 《反正前后》第六篇:“他( 曾補(bǔ)人 )的年紀(jì)其實(shí)和我不相上下,然而先生之氣之橫秋也,實(shí)足以上咸五而下尊三,自比 克來曼梭 ,自比吾家 國藩 ,或許還是他的客氣吧?”
(3).形容老氣。 朱自清 《白種人--上帝的驕子!》:“他已失了天真的稚氣,臉上滿布著橫秋的老氣了!”
(4).比喻美女的眼睛。秋,秋水。比喻女子眼神。 明 汪廷訥 《獅吼記·敘別》:“臉?biāo)栖饺匮屏鄄ㄕ空繖M秋?!?明 葉小鸞 《艷體連珠·目》:“蓋聞朱顏既醉,最憐炯炯橫秋?!?/p>
軒昂
(1).高峻貌;揚(yáng)起貌。 唐 韓愈 《南山詩》:“崎嶇上軒昂,始得觀覽富。” 唐 柳宗元 《招海賈文》:“舟航軒昂兮,下上飄鼓?!?/p>
(2).形容精神飽滿,氣度不凡。 宋 王安石 《示蔡天啟》詩:“忽然變軒昂,慎勿學(xué) 哥舒 。”《醒世恒言·錢秀才錯(cuò)占鳳凰儔》:“ 高贊 一眼看見那個(gè)小后生,人物軒昂,衣冠濟(jì)楚,心中已自三分歡喜。” 魯迅 《彷徨·長明燈》:“方頭說著,便軒昂地出了門?!?/p>
(3).驕傲貌。《三國志·吳志·孫堅(jiān)傳》:“ 卓 受任無功,ying{1|1}召稽留,而軒昂自高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刺驕》:“毛成翼長,蟬蛻泉壤,便自軒昂,目不步足,器滿意得,視人猶芥。” 瞿秋白 《餓鄉(xiāng)紀(jì)程》十四:“松杉的蒼翠披著銀鎧晶甲的圣衣,固然明明軒昂有驕色,表示他克己能耐忍受qiang{1-1}暴的涵量?!?/p>
(4).形容音調(diào)高昂。 唐 韓愈 《聽穎師彈琴》詩:“劃然變軒昂,勇士赴敵場。” 宋 魏慶之 《詩人玉屑·陵陽論晚唐詩律卑淺》:“ 唐 末人詩,雖格致卑淺,然謂其非詩則不可。今人作詩,雖句語軒昂,但可遠(yuǎn)聽,其理略不可究?!?元 耶律楚材 《和景賢又四絕》之三:“幽人寥落思無窮,付與軒昂一曲中?!?/p>
(5).形容文字雄健。 唐 韓愈 《盧郎中云夫寄示送盤谷子詩兩章歌以和之》:“開緘忽覩送歸作,字向紙上皆軒昂?!?清 施補(bǔ)華 《峴傭說詩》三:“如 摩詰 ‘風(fēng)勁角弓鳴,將軍獵 渭城 ’,倒戟而入,筆勢軒昂?!?/p>
(6).寬敞;宏大。《西游記》第二三回:“師父喘息始定,抬頭遠(yuǎn)見一簇松陰,內(nèi)有幾間房舍,著實(shí)軒昂?!?清 吳熾昌 《客窗閑話初集·明武宗遺事》:“擇日前往赴任,縣令趨改衙署,規(guī)制軒昂,亦用轅門鼓吹,與撫按等?!?/p>
趙師俠名句,水調(diào)歌頭(和石林韻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翛然金園賞,遠(yuǎn)近含晴光作者:李白作品:安州般若寺水閣納涼,喜遇薛員外乂
- 屬時(shí)秋已季,更值雨相續(xù)作者:趙蕃作品:病中寄呈王信州老謝丈
- 鳳笙聞夜半,鶴雙認(rèn)云邊
- 天荒地老,池臺(tái)何處,羅綺誰家
- 五畤奠甘泉
- 大學(xué)穿楊巧,青春斫桂榮作者:王邁作品:送張能父天定赴瑞州教二首
- 歷巖中考第,案頭月日作者:魏了翁作品:滿江紅(即席次韻宋權(quán)縣彝約客)
- 日暮成孤泊,棲遲得小安作者:陳翊作品:甲申仲冬侍親由行在所還毗陵舟泊村渚
- 倒床便甘寢,鼻息如虹霓。作者:蘇軾作品:自雷適廉宿于興廉村凈行院
- 堂中有一老,物外百三年作者:楊萬里作品:葉教授鎬乃翁致政一百三歲,屢加封,仍鍚朱
- 10小紅書千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