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君好古學,尚誰發(fā)予狂
出自宋代黃庭堅《行行重行行贈別李之儀》:
行行重行行,我有千里適。
親交愛此別,勸我善眠食。
惟君好懷抱,高義動顏色。
贈子青瑯玕,結以永弗諼。
拭目仰盛德,洗心承妙言。
子道甚易行,易行乃難忘。
虛名織女星,不能成文章。
微君好古學,尚誰發(fā)予狂。
事親見不足,擇友知無方。
大圣急先務,君其愛穨光。
外將周物情,中不敦己道。
以客從主人,辨之苦不早。
行身居言前,悟理在意表。
茍能領斯會,大自足諸小。
勿念一朝患,勿忘終身憂。
忠誠照屋漏,萬物將自求。
此道不予欺,實吾聞之丘。
群居行小慧,宴笑奉樽俎。
益友來在門,疏拙不見取。
誰不聞此風,去君鴻鵠舉。
注釋參考
古學
(1).研究古文經(jīng)、古文字之學。 漢 何休 《<春秋公羊傳>序》:“是以治古學、貴文章者,謂之俗儒。” 徐彥 疏:“《左氏》先著竹帛,故 漢 時謂之古學;《公羊》 漢 世乃興,故謂之今學?!?漢 許沖 《上<說文解字>書》:“臣父故大尉南閤祭酒 慎 ,本從 逵 受古學。” 段玉裁 注:“古學者,《古文尚書》、《詩毛氏》、《春秋左氏傳》及《倉頡古文》、《史籀大篆》之學也。”《后漢書·鄭玄傳》:“中興之后, 范升 、 陳元 、 李育 、 賈逵 之徒爭論古今學,后 馬融 答 北地 太守 劉瓌 及 玄 答 何休 ,義據(jù)通深,由是古學遂明?!?明 楊慎 《譚苑醍醐·莊子解》:“《莊子》為書……士無古學,不足以知之。”后泛指研究古代文化學術。 胡適 《<國學叢刊>發(fā)刊宣言》:“近年來,古學的大師漸漸死完了?!?/p>
(2).科舉功令文字如策論、律賦、經(jīng)義、八股文、試帖詩以外的經(jīng)史學問,稱古學。 宋 李幼武 《宋名臣言行錄外集》卷六:“﹝ 呂希哲 ﹞從 王安石 學。 安石 以為:凡士未官而事科舉者,為貧也;有官矣,而復事科舉,是僥倖富貴利達,學者不由也。公聞之,遽棄科舉,一意古學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谒牧兀骸?唐二棒椎 道:‘ 老華 ,我正有件事要來請教你這通古學的?!?虞華軒 道:‘我通甚么古學,你拿這話來笑我?!?/p>
黃庭堅名句,行行重行行贈別李之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