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轍《戊子正旦》:
百歲行來已七分,筋骸轉(zhuǎn)覺不如人。
法傳心地初投種,雨過花開不待春。
識路一時如有得,到家諸事本非新。
舊陳芻狗今無用,付與時人藉兩輪。
注釋參考
傳心
(1).佛教禪宗指傳法。初祖 達摩 來華,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,謂法即是心,故以心傳心,心心相印。見 唐 希運 《傳心法要》。 唐 王維 《同崔興宗送瑗公》詩:“一施傳心法,惟將戒定還。” 唐 齊己 《荊渚逢禪友》詩:“閒吟莫忘傳心祖,曾立階前雪到腰?!?宋 計有功 《唐詩紀事·裴休》:“ 休 會昌 中官於 鐘陵 ,請 運 ( 希運 )至郡,以所解一篇示之。師不顧曰:‘若形於紙墨,何有吾宗!’ 休 問其故。曰:‘上乘之印,唯是一心,更無別法……’ 休 録之為《傳心法要》云?!?清 道霈 《重刊<壇經(jīng)>緣起》:“佛佛出世,祖祖?zhèn)餍??!?/p>
(2).指儒家的道統(tǒng)傳授。 宋 何坦 《西疇常言》:“道統(tǒng)之傳自 堯 舜 ,《書》雖載‘精一’傳心,而學之名未著也。”
不待
不待 (bùdài) 不必,不用;不等 needlessly 不待你來,他就走了蘇轍名句,戊子正旦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