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秋游匡廬,身有飛舉勢
出自宋代董嗣杲《廬山中聞桂香憶游茅山時夢中游桂花下》:
我游三茅山,月下丹光麗。
夢駕翠蜺車,涼云擁金袂。
兩耳波浪透,廣漠不可際。
猶記摶扶搖,乘風曾問帝。
今秋游匡廬,身有飛舉勢。
凌虛裹白云,白云鎮(zhèn)相衛(wèi)。
毛發(fā)極森竦,草木露華綴。
飛泉涌潮響,真可滌昏滯。
向來句曲行,有遇抑何銳。
豈知凡骨癯,不能于彼蛻。
西風催此游,破我夢浮世。
衣襟被月香,蒼巖折丹桂。
注釋參考
秋游
(1).近人 康有為 所擬歷法,以春分為元朔,由春分而夏至,再到秋分、冬至,分一年為四游。秋游為其中之一。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乙部第四章:“自秋分至冬至之時地更上游,名之曰秋游?!?/p>
(2).秋日旅游。
匡廬
指 江西 的 廬山 。相傳 殷 周 之際有 匡俗 兄弟七人結廬于此,故稱。《后漢書·郡國志四·廬江郡》“ 尋陽 南有 九江 ,東合為 大江 ” 劉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遠 《廬山記略》:“有 匡俗 先生者,出 殷 周 之際,隱遯潛居其下,受道於仙人而共嶺,時謂所止為仙人之廬而命焉?!?唐 白居易 《草堂記》:“ 匡廬 奇秀,甲天下山。” 明 吳國倫 《鄱陽湖》詩:“欲向 匡廬 臥白云, 宮亭 水色晝氤氳?!?魯迅 《熱風·估<學衡>》:“ 匡廬 峨眉 ,山也,則曰紀游,采硫訪碑,務也,則曰日記?!?林伯渠 《廬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廬山韻》:“ 匡廬 勝境都爭識,流水高山特逞奇。”參見“ 匡俗 ”。
飛舉
(1).謂乘風高舉。 宋 張元干 《賀新郎》詞:“風浩蕩,欲飛舉?!?趙樸初 《科倫坡海濱》詞:“看不厭夜月朝陽萬境開,疑飛舉仙風天外?!?/p>
(2).指升天成仙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叛賊·發(fā)冢》:“我鍊形已滿,飛舉在邇?!?/p>
(3).越級舉薦。 明 瞿佑 《歸田詩話·鍾馗圖》:“不數日,為鄉(xiāng)人官於外郡者飛舉……到京授 四川 學官?!?/p>
董嗣杲名句,廬山中聞桂香憶游茅山時夢中游桂花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