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段克己《鷓鴣天一五首》
把酒簪花強(qiáng)自豪。花枝羞上阿翁髦。不教春色因循過,忍為虛名孟浪漂。醒復(fù)醉,莫還朝。紛紛四海正兵騷。從渠眼底桑田變,且樂床頭撥甕
襯步金沙村路遙。歸來羞費(fèi)楚詞招。蜂粘落絮行池面,蝶避游絲過柳橋。方外友,仗誰邀。定於驢上作推敲。窮愁正要詩料理,莫問春來酒價
當(dāng)日元襲氣最豪,而今塵土墊冠髦。紛紛落絮隨風(fēng)舞,泛泛輕鷗逐水漂。拚一醉,便千朝。文章休說僅奴騷。春來春去容顏改,輪我花前把碧
點(diǎn)檢笙歌上小樓。西風(fēng)簾幕卷清秋。綠醅輕泛紅萸好。黃{1~1}菊羞簪白發(fā)稠。今古恨,去悠悠。無情汾水自西流。澹煙衰草斜陽外,并作登臨一段
古木寒藤蔭小溪。溪邊更著好山圍。波間容與雙鷗凈,空外飄飄一*飛。湍浪寫,萬珠霏。風(fēng)前天棘舞青絲。蘭亭豪逸今陳跡,不醉東風(fēng)待幾
古獄干將未遇雷。一生肝膽謾崔嵬。不將身向愁中老,剩把懷於笑里開。賢圣骨,長寒苔。群如不飲復(fù)何來。便從今日為頭數(shù),比到春歸醉幾
酒滿金尊客滿樓。美人清唱眼波秋?;S酒令筵前散,香逐芳須坐上稠。山歷歷,水悠悠。百年光景去如充。直須爛醉酬佳節(jié),莫惹人間半點(diǎn)
樓外殘云走怒雷。西山晴色晚崔嵬。柳薰遲日千絲暗,花噴溫馨一夕開。須席地,更茵苔。素琴橫膝賦歸來。一觴一詠風(fēng)流在,牛背如船倒載
七字驪珠句法豪。老夫倒甲墮纓髦。輿薪不見明何謂,雷雨無聲麥已漂。窮硯墨,幾昏朝。星星鬢發(fā)半刁騷。從人笑我冬烘甚,猶可尊前舉罰
千尺長虹下飲溪。兩山環(huán)合翠屏圍。非魚定不知魚樂,得塵還生失鹿悲。花藹藹,絮霏霏。東風(fēng)不染鬢邊絲。百川尚有西流日,一老曾無卻少
釃酒槌牛詫里豪。臨流觴詠賦時髦。紛紛世態(tài)浮云變,草草生涯斷梗漂。愁不寐,夜難朝。廣陵散曲屈平騷。從今有耳都休聽,且復(fù)高歌飲楚
瓦釜逢時亦轉(zhuǎn)雷。春江得雨浪崔嵬。不才分作溝中斷,偶對溪山一笑開。題姓字,拂青苔。此翁來后更誰來。不須更待移文遣,俗駕聞風(fēng)已自
因復(fù)仍韻以寫老懷不是秋來懶上樓。龍鐘詩骨不禁秋。舊歡去我如天遠(yuǎn),新恨撩人似發(fā)稠??者瓦停朴?。老來終是少風(fēng)流。千金買笑佳公子,醉臥瓊樓不識愁。
氈氈輕舟逆上溪。何時柳樹已成圍。貪看歸鳥投林急,不覺殘花入座飛。蘭棹舉,曲塵霏。新荷挽斷有余絲。酒酣卻對青山笑,面目倉然不入
者知吾輩之所樂也幼歲文章已自豪。皤然猶記兩垂毛。從教酒債生前有,莫待詩瓢死后漂。三萬日,六千朝。百年強(qiáng)半是羈騷。須君自制黃膾,醉我新筍玉色醪
以上段克己作品《鷓鴣天》共15首
注釋參考
花枝
(1).開有花的枝條。 唐 王維 《晚春歸思》詩:“春蟲飛網(wǎng)戶,暮雀隱花枝?!?明 謝讜 《四喜記·花亭佳偶》:“淺印花鞋小,斜插花枝鬢欲燒?!?蕭紅 《夏夜》:“她過來似用手打我,嘴里似乎咒我,她依過的那花枝,立刻搖閃不定了?!?/p>
(2).比喻美女。 前蜀 韋莊 《菩薩蠻》詞:“此度見花枝,白頭誓不歸。” 宋 張景修 《虞美人》詞:“旁人應(yīng)笑髯公老,獨(dú)愛花枝好?!?清 唐孫華 《五舫詩為同年狄向濤太史賦》:“花枝斜倚鏡臺前,晚妝人倦嬌相向?!?/p>
阿翁
(1).祖父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排調(diào)》:“ 張蒼梧 是 張憑 之祖,嘗語 憑父 曰:‘我不如汝?!?憑 父未解所以。 蒼梧 曰:‘汝有佳兒?!?憑 時年數(shù)歲,斂手曰:‘阿翁詎宜以子戲父?’” 唐 杜甫 《示從孫濟(jì)》詩:“阿翁懶惰久,覺兒行步奔?!?元 柳貫 《祭孫秬文》:“阿翁與汝阿爹阿妳,以家饌祭於中殤童子 阿秬 之魂?!?/p>
(2).對年長者的敬稱?!吨軙り戲v傳》:“﹝ 陸騰 ﹞尚 安平主 ,即 東萊王 貴平 女也。 魏孝武 幸 貴平 第,見 騰 ,與語悅之,謂 貴平 曰:‘阿翁真得好壻?!薄侗笔贰の撼I酵踝駛鳌罚骸凹俺?, 廣平王 懷 拜 紹 ,賀曰:‘阿翁乃皇家之正直,雖 朱云 、 汲黯 何以仰過。’”《新五代史·晉高祖皇后李氏傳》:“皇帝阿翁發(fā)自 冀 北,親抵 河?xùn)| ,跋履山川,踰越險阻。”
(3).為老年男子的自稱。 清 獨(dú)逸窩退士 《笑笑錄·攫鞋》:“ 鄭仁凱 為 密州 刺史,有小奴告鞋穿, 凱 曰:‘阿翁為汝經(jīng)營。’”
(4).父親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趙王干傳》“ 黃初 二年,進(jìn)爵,徙封 燕公 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《魏略》:“ 干 一名 良 …… 良 年五歲,而 太祖 疾困,遺令語太子曰:‘此兒三歲亡母,五歲失父,以累汝也?!佑墒怯H待,隆於諸弟。 良 年小,常呼 文帝 為阿翁,帝謂 良 曰:‘我,汝兄耳?!?清 梁章鉅 《稱謂錄·方言稱父》:“《小知録》: 周 、 秦 、 晉 、 隴 皆曰阿翁。”
(5).用以稱丈夫的父親。 唐 趙璘 《因話錄·宮》:“上召而慰之曰:‘諺云:不癡不聾,不作阿家阿翁。’” 清 郝懿行 《證俗文》卷四:“舅姑亦曰翁姑。案:舅曰阿翁?!短茣?代宗 曰:‘不癡不聾,不作阿翁?!迷话⒐?,《顏氏家訓(xùn)》:‘絡(luò)索阿姑餐?!?/p>
段克己名句,鷓鴣天一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