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夏追涼得午陰,扶藜仍有小叢林
出自宋代吳則禮《同王子和過張氏小園》:
永夏追涼得午陰,扶藜仍有小叢林。
應(yīng)憐老子腰腳健,可是禪房花木深。
卷簾高竹與佳色,隱幾黃鸝供好凌晨。
更遣驚人十樣錦,并澆宿昔江湖心。
注釋參考
追涼
亦作“ 追涼 ”。乘涼;納涼。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和晉安王薄晚逐涼北樓回望應(yīng)教》:“向夕紛喧屏,追涼飛觀中?!?唐 杜甫 《羌村》詩之二:“憶昔好追涼,故繞池邊樹。” 清 洪昇 《長(zhǎng)生殿·聞樂》:“恰纔的追涼后雨困云淹,暢好是酣眠處粉膩黃黏?!?/p>
見“ 追涼 ”。
午陰
中午的陰涼處。常指樹蔭下。 宋 蘇舜欽 《寄題趙叔平嘉樹亭》詩:“午陰閑淡茶煙外,曉韻蕭疏睡雨中?!?宋 陸游 《散策至湖上民家》詩:“農(nóng)事正看春水白,客途漸愛午陰涼?!?/p>
叢林
叢林 (cónglín) 樹林 jungle 叢林戰(zhàn) 和尚聚居修行的處所,后泛指大寺院 Buddhist monastery 魯智深回到叢林選佛場(chǎng)中禪床上,撲倒頭便睡。——《水滸傳》吳則禮名句,同王子和過張氏小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舉杯邀明月,對(duì)影成三人作者:李白作品:月下獨(dú)酌其一
- 竟隨龍馭去,應(yīng)赴白云期作者:項(xiàng)安世作品:挽陸運(yùn)使詩
- 供給欠升斗,往還無友朋
- 諸佛出身處,千般謾度量
- 忽驚羈旅身,已落富沙灣
- 只從海上尋歸路,便是當(dāng)年不死方
- 只恐學(xué)禪余此在,卓錐猶是去年窮作者:蘇軾作品:次韻錢穆父還張?zhí)煊X行縣詩卷
- 山川稱勝絕,幕府信風(fēng)流作者:樓鑰作品:送汪莊仲赴江東倉幕強(qiáng)仲荊門簽判
- 事如芳草春長(zhǎng)在,人似浮云影不留作者:辛棄疾作品:鷓鴣天(和人韻有所贈(zèng))
- 人居天地一樊籠,持掌山家四壁空作者:朱繼芳作品:和顏長(zhǎng)官百詠空門
- 1鬧騰房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