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過《詠余商卿梔子花》:
捍不求知色自然,朝來何許雪華鮮。
如行佛國參知識,未嫁仙姿益凈娟。
梅子已黃猶夜雨,客游方倦作春眠。
地卑山近征衣潤,不費熏爐一炷煙。
注釋參考
征衣
(1).旅人之衣。 唐 岑參 《南樓送衛(wèi)憑》詩:“應(yīng)須乘月去,且為解征衣?!?宋 劉儗 《訴衷情》詞:“征衣薄薄不禁風,長日雨絲中。” 清 孫枝蔚 《出門》詩:“凍樹鷄鳴早,征衣燭滅遲?!?/p>
(2).出征將士之衣。 唐 趙嘏 《送李裴評事》詩:“塞垣從事識兵機,只擬平戎不擬歸。入夜笳聲含白髮,報秋榆葉落征衣?!?宋 司馬光 《出塞》詩:“霜重征衣薄,風高戰(zhàn)鼓鳴?!?清 顧炎武 《贈朱監(jiān)紀四輔》詩:“碧血未消今戰(zhàn)壘,白頭相見舊征衣?!?/p>
(3).泛指軍服。 續(xù)范亭 《壽徐老》詩之三:“粗布征衣常補綻,自煮瓜果充糧食。”
熏爐
亦作“燻爐”。用以熏香或取暖的爐子。 唐 盧照鄰 《釋疾文·悲夫》:“御燻爐兮長不暖,對巵酒兮憂恒滿?!?唐 張曙 《浣溪沙》詞:“枕障熏爐隔繡帷,二年終日苦相思,杏花明月爾應(yīng)知。”《新唐書·儀衛(wèi)志上》:“朝日,殿上設(shè)黼扆、躡席、熏爐、香案?!?宋 李清照 《浣溪沙》詞:“玉鴨熏爐閒瑞腦,朱櫻斗帳掩流蘇,遺犀還解辟寒無?” 宋 范成大 《卜算子》詞:“半夜清香入夢來,從此燻爐冷?!?/p>
劉過名句,詠余商卿梔子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