陟岡睽魯衛(wèi),伐木愴應(yīng)劉
出自宋代范成大《石湖中秋二十韻。十二年前嘗與工部兄及賓客》:
野外行吾意,城中寄卻愁。
半秋三夜月,千古五湖舟。
涌地金芒發(fā),行天玉鏡流。
珠星沉不現(xiàn),銀漢黯如收。
高浪連三境,長(zhǎng)風(fēng)近十洲。
水天雙對(duì)鏡,身世一浮漚。
迥白包元?dú)猓彰魑坎№?br>只憐心浩蕩,不管鬢颼飀。
放棹真狂矣,關(guān)門有此不?四并非易事,一笑亦難謀。
急管參漁笛,清歌間棹謳。
逢迎成邂逅,嘯詠勸綢繆。
女?dāng)X蘋花獻(xiàn),妻傾竹葉酬。
今宵如不飲,何處可忘憂?憶昔誰同賞,于今歲恰周。
陟岡睽魯衛(wèi),伐木愴應(yīng)劉。
獨(dú)嘆靈光在,能追汗漫游。
大都緣未盡,豈是病都瘳。
縱意褰篷席,輕生倚柁樓。
節(jié)宣誠小爽,猶勝賦悲秋。
注釋參考
陟岡
《詩·魏風(fēng)·陟岵》:“陟彼岡兮,瞻望兄兮。”后因以“陟岡”為懷念兄弟之典。 唐 白居易 《自江陵之徐州路上寄兄弟》詩:“誰憐陟岡者? 西楚 望 南荊 !”
魯衛(wèi)
(1).語本《論語·子路》:“ 魯 衞 之政,兄弟也?!焙笠浴棒斝o”代稱兄弟。 唐玄宗 《過大哥宅探得歌字韻》:“ 魯 衞 情先重,親賢愛轉(zhuǎn)多?!?/p>
(2).比喻情況類似、實(shí)質(zhì)相同。 明 李贄 《戰(zhàn)國論》:“乃 曾子固 自負(fù)不少者也,咸謂文章本於‘六經(jīng)’矣,乃譏 向 ( 劉向 )自信之不篤,邪説之當(dāng)正,則亦不知‘六經(jīng)’為何物,而但竊褒貶以繩世,則其視 鮑 ( 鮑彪 )與 吳 ( 吳師道 )亦 魯 衞 之人矣?!?/p>
(3).泛指禮義之邦。 宋 蘇軾 《答丁連州啟》:“自疑本 儋 崖 之人,難復(fù)見 魯 衞 之士,而況清時(shí)雅望、令德高標(biāo),固已聞名而自慚?!?清 錢謙益 《錫山趙太史六十序》:“太史強(qiáng)學(xué)束脩,道明德立,布衣蔬食,卓肰以古人自命,而賢士大夫望其羽儀,以為此邦今之 魯 衞 , 忠定 、 忠憲 之后猶有人焉?!眳⒁姟?魯衞之政 ”。
伐木
伐木 (fámù) 采伐林木 woodcutting;lumbering應(yīng)劉
漢 末 建安 文人 應(yīng)瑒 、 劉楨 的并稱。二人均為 曹丕 、 曹植 所禮遇。后亦用以泛稱賓客才人。 唐 張說 《唐故廣州都督甄公碑》:“曰興曰比,階 應(yīng) 劉 之閫奧;或草或真,藏 鐘 張 之筋骨?!?宋 范仲淹 《覽秀亭》詩:“開樽揖明月,席上皆 應(yīng) 劉 ?!?明 謝榛 《送王侍御按河南》詩:“知君最愛 應(yīng) 劉 賦,更向 西園 一寄聲?!?/p>
范成大名句,石湖中秋二十韻。十二年前嘗與工部兄及賓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