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道昌《頌古五十七首》:
擔東過西,移前作后。
馬首千差,佛面百丑。
注釋參考
馬首
(1) [head of a horse]∶馬頭
(2) [head of the general's horse as guide]∶指作戰(zhàn)時主將的馬首所向
馬首裂。——明· 魏禧《大鐵椎傳》
瞻余馬首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類鈔·戰(zhàn)事類》
詳細解釋(1).馬的頭?!秲x禮·士喪禮》:“君至,主人出迎于外,門外見馬首,不哭。” 唐 韓愈 《過鴻溝》詩:“誰勸君王回馬首,真成一擲賭乾坤?!?/p>
(2).馬的前面。 唐 李德裕 《次柳氏舊聞》:“ 元宗 始入 斜谷 也……知頓使給事中 韋倜 於墅中得新熟酒一壺,跪獻於馬首者數(shù)四。”
(3).馬首所向。指策馬前進。 晉 趙至 《與嵇茂齊書》:“鳴鷄戒旦,則飄爾晨征,日薄西山,則馬首靡託。” 明 張以寧 《有感》詩:“馬首 桓州 又 懿州 ,朔風(fēng)秋冷黑貂裘?!?/p>
(4).所騎的馬。借以敬稱他人。 唐 戴叔倫 《奉同汴州李相公勉送郭布殿中出巡》詩:“馬首先春至,人心比歲和?!?宋 蘇軾 《與韓昭文》:“邊徼往還,從者殊勞,日望馬首,但迂拙動成罪戾,恐不能及見公之還而去耳?!?/p>
(5).指蠶。 元 王惲 《玉堂嘉話》卷六:“蠶為馬首?!眳⒁姟?馬頭娘 ”。
佛面
(1).指佛像面部。《太平廣記》卷一一六引《冥祥記》:“ 唐 貞觀 二十年,征 龜茲 。有 薛孤訓(xùn) 者,為行軍倉曹,軍及屠 龜茲 后,乃於精舍剝佛面金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八三回:“那軍校道:‘皇帝賜俺一瓶酒,一斤肉,你都尅減了。不是我們爭嘴,堪恨你這廝們無道理,佛面上去刮金?!?清 翟灝 《通俗編·釋道》:“《涌幢小品》:諺云:‘佛面上刮金’,陋之也。”
(2).佛的面子,佛的情面。 元 宋元懷 《拊掌錄》:“ 趙閲道 罷政閒居,每見僧,接之甚恭。一日士人以書贄見,公讀之終卷,正色謂士人曰:‘朝廷有學(xué)校,有科舉,何不勉以卒業(yè)?’……后再往,門下人不為通。士人謂閽者曰:‘參政便直得如此敬重和尚?’閽者曰:‘尋常來見諸僧,亦只是平平人,但相公道是重他袈裟?!咳诵υ唬骸疫@領(lǐng)白襴直是不直錢財?’閽者曰:‘也半看佛面?!咳嗽唬骸禽z不得些少來看 孔夫子 面?!藗饕詾樾Α!薄豆賵霈F(xiàn)形記》第二回:“這個人是你 王公公 薦來的,僧來看佛面,不可輕慢于他?!?/p>
釋道昌名句,頌古五十七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