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異而心異,擇其弱者以攻之,其神必潰。
出自唐代 來俊臣《羅織經(jīng)·問罪卷第十》:
摘自《羅織經(jīng)·問罪卷第十》
解釋:人不同他們的思想就有差異,選擇他們的薄弱之處加以攻擊,他們的精神就會(huì)崩潰。
原文摘要:
法之善惡,莫以文也,乃其行焉;刑之本哉,非罰罪也,乃明罪焉。人皆可罪,罪人須定其人。罪不自招,密而舉之則顯。上不容罪,無諭則待,有諭則逮。人辯乃常,審之勿憫,刑之非輕,無不招也。或以拒死,畏罪釋耳。人無不黨,罪一人可舉其眾;供必?zé)o缺,善修之毋違其真。事至此也,罪可成矣。人異而心異,擇其弱者以攻之,其神必潰。身同而懼同,以其至畏而刑之,其人固屈。憐不可存,憐人者無證其忠。友宜重懲,援友者惟其害。罪人或免人罪,難為亦為也。
注釋參考
弱者
弱者 (ruòzhě) 體力或智力不夠強(qiáng)的人 lightweight來俊臣名句,羅織經(jīng)·問罪卷第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