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曾三聘《玉梁觀》:
道人抱道常避人,閉門三月不識春。
風(fēng)風(fēng)雨雨不相識,起迎北斗生精神。
夜來夢揖梅子真,脫胎換骨隔一塵。
玉池生液銀河潤。
嚥嗽自有元和津。
山中且住不須去,九仙嶺上云迷路。
搗余藥裹臥松根,只在丁當(dāng)鳥鳴樹。
注釋參考
道人
道人 (dàorén) a respectful form of address for a Taoist priest 舊時對道士的尊稱 稱道教徒為道人 和尚的舊稱 monk抱道
持守正道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管寧傳》:“ 寧 抱道懷真,潛翳海隅,比下徵書,違命不至?!?宋 王得臣 《麈史·國政》:“ 得臣 切以為忠賢之臣,抱道履節(jié),孰不欲遭時奮取功業(yè),措天下於 泰山 之安而身享令名哉?”
避人
猶避世。 唐 吳融 《偶書》詩:“只此無心便無事,避人何必 武陵源 ?!?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藝一·阮懷寧》:“ 阮 避人於此山,每夕與狎客飲,以三鼓為節(jié)。”亦指避世之人。 清 方文 《乾明寺雜詠》:“野寺荒涼三五間,避人于此暫休閒?!?/p>
三月
三月 (sānyuè) 格里歷(即陽歷)每年的第三個月 march 農(nóng)歷(陰歷)每年的第三個月,第三個朔望月 the third month of the lunar year, the third moon 三個月 three months不識
(1).不知道,不認識?!对姟ご笱拧せ室印罚骸安蛔R不知,順帝之則?!?鄭玄 箋:“其為人不識古,不知今,順天之法而行之者?!?唐 韓愈 《閔己賦》:“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,涉大水之漫漫。” 魯迅 《<集外集>序言》:“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,而且近乎不識羞?!?/p>
(2).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。指誤殺?!吨芏Y·秋官·司刺》:“壹宥曰不識?!?鄭玄 注:“識,審也。不審,若今仇讎當(dāng)報甲,見乙,誠以為甲而殺之者?!?/p>
曾三聘名句,玉梁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通通進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