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岳珂《中橋二首》:
過了平湖又小溪,卻從蕪徑訪多歧。
如何江上乘風(fēng)鷁,化作泥中曳蠔龜。
誰遣旌旟行沮洳,定知鼓吹宅漣漪。
中橋咫尺末由到,且作吳兒玩水嬉。
注釋參考
咫尺
咫尺 (zhǐchǐ) 比喻相距很近 very close 天威不違顏咫尺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九年》 咫尺之遙 比喻微小 small 無咫尺之功末由
無由?!墩撜Z·子罕》:“雖欲從之,末由也已。” 漢 荀悅 《申鑒·政體》:“偽亂俗,私壞法,放越軌,奢敗制,四者不除,則政末由行矣。”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史書占畢一》:“讀之閎肆沉雄,浩乎 司馬 之氣矣。而左規(guī)右矩,一字增損末由也?!?魯迅 《花邊文學(xué)·法會和歌劇》:“《時輪金剛法會募捐緣起》中有這樣的句子:‘……非仗佛力之加被,末由消除此浩劫?!?/p>
吳兒
(1). 吳 地少年。《晉書·隱逸傳·夏統(tǒng)》:“ 充 ( 賈充 )等各散曰:‘此 吳 兒是木人石心也。’” 宋 梅堯臣 《陪泛西湖》詩:“船學(xué) 吳 兒刺,吟稀 楚 老新?!?元 薩都剌 《和王本中直臺書事》詩之二:“近曾夜直南臺上,學(xué)得 吳 兒《白苧歌》。” 清 陳裴之 《香畹樓憶語》:“弦絶陽春之音,金迷長夜之飲,而木石 吳 兒,且將以不入耳之言,來勸勉?!?/p>
(2).對 吳 人的蔑稱。 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(lán)記·景寧寺》:“時朝廷方欲招懷荒服,待 吳 兒甚厚,褰裳渡於 江 者,皆居不次之位?!币槐咀鳌?吳人 ”。參見“ 吳子 ”。
水嬉
水上游戲。其形式很多,如歌舞、競渡、雜技等。 漢 司馬相如 《大人賦》:“奄息 總極 氾濫水嬉兮,使 靈媧 鼓瑟而舞 馮夷 ?!薄杜f唐書·順宗紀(jì)》:“嘗侍宴 魚藻宮 ,張水嬉,綵艦雕靡,宮人引舟為櫂歌,絲竹間發(fā)?!?宋 周密 《癸辛雜識后集·故都戲事》:“呈水嬉者,以髹漆大斛滿貯水,以小銅鑼為節(jié),凡龜、鱉、鰍、魚皆以名呼之,即浮水面,戴戲具而舞。舞罷即沉,別復(fù)呼其他,次第呈伎焉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琵琶行》序:“先帝在 玉熙宮 中,梨園子弟奏水嬉、過錦諸戲?!?嚴(yán)榮 注引《劉氏蕪史》:“水嬉之制,削木為傀儡,高二尺餘,肖蠻王、軍士、男女之像,有臋無足,下安卯栒,用竹板承之,注水方木池,以錫為箱,支以木櫈,用紗圍其下,取魚蝦蘋藻躍浮水面。中官隱紗圍中,將人物用竹片托浮水上,游移轉(zhuǎn)動。一人鳴金宣白題目,代宣文句?!眳⒁姟?水戲 ”、“ 水飾 ”。
岳珂名句,中橋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賽車限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