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文同《送范堯夫》:
遝遝走閭巷,都人起中宵。
相擁候府門,惟恐失此朝。
盡言來送公,車馬城北橋。
橋邊脂轄亭,大尹此相邀。
歌管盛宴集,簪裾合群僚。
四座酒既行,相顧魂已銷。
亭前有楊柳,秋風(fēng)減長條。
折以持贈公,莫厭霜葉凋。
節(jié)物雖謂晚,比春情更饒。
遞起勸公飲,雙呼金翠翹。
豈徒要公醉,恐公遽乘軺。
借問何爾為,重公若瓊瑤。
美質(zhì)未省變,與人存久要。
既莫不可留,征衫遂飄飄,鳴騶過升遷,群甿鬧如蜩。
感公來二年,免我于無聊。
今公舍我去,何由借諸朝。
愿君富且貴,壽命等松喬。
直似先令公,巍巍佐唐堯。
涕淚逐公行,不憚公更遙。
公誠上下通,和如奏笙簫。
所以得如此,人情不相遼。
嗟同繆與公,一時赴弓招。
于今二十年,不見有所超。
前日荷君相,與印垂之腰。
使歸守山郡,藏伏甘寂寥。
聞公將治行,乃心日夜搖。
恨不能送公,俯首類酸痟。
徒為送公詩,有如草蟲喓。
強勉寫之去,憂來立危譙。
注釋參考
四座
四座 (sìzuò) 指坐在周圍的人 the people present 她那燦爛的音色和深沉的感情驚動了四座。——《第二次考試》相顧
(1).相視;互看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知音》:“乃稱 史遷 著書,諮 東方朔 ,於是 桓譚 之徒,相顧?quán)托??!?唐 白居易 《長恨歌》:“君臣相顧盡沾衣,東望都門信馬歸?!?宋 蘇軾 《上神宗皇帝書》:“而相顧不發(fā),中外失望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孝感之戰(zhàn)》:“嗣聞為余,皆相顧欷歔曰:‘此老尚無恙耶!此吾儕命蹇故也?!?/p>
(2).互相照顧;互相照應(yīng)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兄弟》:“二親既歿,兄弟相顧,當如形之與影,聲之與響?!薄豆沤裥≌f·吳保安棄家贖友》:“平時酒杯往來,如兄若弟;一遇虱大的事,才有些利害相關(guān),便爾我不相顧了?!?清 閻爾梅 《出都門往游西山》詩:“二僕攜書隨行緩,相隔一里不相顧。”《清史稿·睿忠親王多爾袞傳》:“流賊橫行久,獷而眾,不可輕敵。吾觀其陣大,首尾不相顧?!?/p>
文同名句,送范堯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