忽憶頭陀云外人,閉門作夏與僧過(guò)
出自宋代黃庭堅(jiān)《僧景宗相訪寄法王航禪師》:
抱牘稍退鳧鶩行,倦禪時(shí)作橐駝坐。
忽憶頭陀云外人,閉門作夏與僧過(guò)。
一絲不掛魚脫淵,萬(wàn)古同歸蟻旋磨。
山中雨熟瓜芋田,喚取小僧休乞錢。
注釋參考
頭陀
頭陀 (tóutuó) 原意為抖擻浣洗煩惱。佛教僧侶所修的苦行。后世也用以指行腳乞食的僧人。又作“馱都、杜多、杜荼” 梵dhūta;mendicant Buddhist monk云外人
指山中隱士。 唐 李涉 《山中五無(wú)奈何》詩(shī):“欲訪云外人,都迷上山道。”
黃庭堅(jiān)名句,僧景宗相訪寄法王航禪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