且試挾山超海手,休為負石蹈河人
出自宋代曾豐《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監(jiān)場索之附海船歸三山》:
君今得我玉嶙峋,附搭東艘過七閩。
且試挾山超海手,休為負石蹈河人。
注釋參考
挾山超海
夾著 泰山 跨越北海。喻不可能做到的事。語本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挾 太山 以超北海,曰:‘我不能。’是誠不能也。” 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·剛正》:“挾山超海之力,望此猶輕;迴天轉(zhuǎn)地之威,方斯更烈?!?明 盧象昇 《與某書》:“某以一身,肩荷七省,何異挾山超海之難?!币嗍∽鳌?挾山 ”?!逗鬂h書·王暢傳》:“以明府上智之才,日月之曜,敷仁惠之政,則海內(nèi)改觀,實有折枝之易,而無挾山之難。”
成語解釋挾:挾持,夾著;刱:超越,跨過。夾著泰山跨越北海。比喻做絕對辦不到的事。挾山超海出處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挾太山以超北海,語人曰:‘我不能,’是誠不能也。”使用例句于此人也,而欲望以拿云之手段,回天之事功,挾山超海之意氣,能乎不能?負石
《莊子·讓王》:“﹝ 務(wù)光 ﹞乃負石自沉於 盧水 。”《荀子·不茍》:“故懷負石而赴河,是行之難為者也,而 申徒狄 能之。” 王先謙 集解引 王念孫 曰:“負,抱也。謂抱石於懷中而赴河也?!焙笠浴柏撌敝副端?。示必死之決心。《晉書·王坦之傳》:“枯槁之生,負石之死,格諸中庸,未入乎道,而況下斯者乎!” 宋 晁補之 《冰玉堂辭》:“嗟若士之弗獲兮,羌何忿而負石?” 陳三立 《賓南伯弢皆有見和遣興之作掇此酬之》詩:“居夷莫問乘桴事,掌夢難招負石魂?!?/p>
曾豐名句,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監(jiān)場索之附海船歸三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