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薦《子房廟》:
博浪沙頭觸副車,潛游東夏識真符。
風(fēng)云智略移秦鼎,星斗功名啟漢圖。
商老已來寧少海,赤松還約訪仙都。
雍容進退全天道,凜凜高風(fēng)萬古無。
注釋參考
商老
指 商山 四皓。 唐 杜甫 《收京》詩之二:“羽翼懷 商 老,文思憶帝 堯 。”
已來
已來 (yǐlái) 同“以來” since 自董卓已來。——《三國志·諸葛亮傳》少海
(1).指 渤海 。也稱 幼海 。《山海經(jīng)·東山經(jīng)》“南望 幼海 ” 晉 郭璞 注:“即 少海 也?!薄俄n非子·外儲說左上》:“ 齊景公 游 少海 ?!薄痘茨献印椥斡?xùn)》:“東方曰 大渚 ,曰 少海 ?!?高誘 注:“東方多水,故曰 少海 ,亦澤名也?!?唐 駱賓王 《秋日餞陸道士陳文林序》:“加以山接 太行 ,聳 羊腸 而飛蓋。河通 少海 ,疏 馬頰 以開瀾。”
(2).比喻太子。 唐 杜甫 《壯游》詩:“ 崆峒 殺氣黑,少海旌旗黃?!?宋 葉廷珪 《海錄碎事·帝王》:“天子比大海,太子比少海。” 明 夏完淳 《大哀賦》:“及夫星明少海,天浮大潢?!?/p>
(3).經(jīng)穴名。屬手少陰心經(jīng)。位于肘橫紋尺側(cè)端與肱骨內(nèi)上髁之間凹陷處。
赤松
(1).即 赤松子 。(1)《楚辭·遠游》:“聞 赤松 之清塵兮,愿承風(fēng)乎遺則。”《韓非子·解老》:“ 赤松 得之,與天地統(tǒng)。” 漢 王充 《論衡·無形》:“ 赤松 、 王喬 ,好道為仙,度世不死?!眳⒁姟?赤松子 ”。(2) 唐 李白 《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》詩:“落帆 金華 岸, 赤松 若可招?!?王琦 注引《太平寰宇記》:“ 金華縣 有 赤松澗 , 赤松子 游 金華山 ,以火zi{1-1}燒而化?!庇忠墩憬ㄖ尽罚骸?金華縣 北有 赤松山 ,相傳 黃初平 叱石成羊處。 初平 號 赤松 ,故山以是名?!眳⒁姟?赤松子 ”。
(2).亦作“ 赤誦 ”。復(fù)姓。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八:“吾姓為 赤松 ,名 時喬 ,字 受紀(jì) ?!薄端螘し鹬旧稀纷鳌俺嗾b”。
(3).常綠喬木,樹皮較薄,淡黃紅色。木材質(zhì)粗,較堅韌,供建筑、造紙等用,樹干可采松脂。又為觀賞樹。
仙都
(1).神話中仙人居住的地方。《海內(nèi)十洲記·聚窟洲》:“ 滄海島 在北海中……島中有紫石宮室,九老仙都所治?!?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蓬萊傳信》:“道士何來,輒敢至此仙都境界?”
(2).山名。在今 浙江省 縉云縣 。高六百丈,周三百里,本名 縉云山 。 唐 神龍 初,以此名縣。又名 丹峯山 , 天寶 七載改今名。道書以為第二十九洞天。 唐 賈島 《處州李使君改任遂州因寄贈》詩:“ 仙都 山水誰能憶,西去風(fēng)濤書滿船。”參閱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(jì)要·浙江六·處州府》。
陳薦名句,子房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謝舜元以墨竹為贈——— 家鉉翁〔宋代〕
- 雨霖鈴——— 張祜〔唐代〕
- 鷓鴣天·畫轂雕鞍狹路逢——— 宋祁〔宋代〕
- 瑞鷓鴣(工部七月一日生辰)——— 葛勝仲〔宋代〕
- 送錢守歸朝除大農(nóng)二首——— 唐仲友〔宋代〕
- 秋懷五首簡陳巽叔徐伯老——— 王炎〔宋代〕
- 浣溪沙——— 張曙〔唐代〕
- 武侯廟——— 佚名〔明代〕
- 贈華陽宋真人兼寄清都劉先生——— 李商隱〔唐代〕
- 十一月二十九日壬子喜雪——— 方回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