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曾伯《又用韻簡朔齋》:
霜透青棱暖弗回,冰侵鶴骨瘦於梅。
床頭幸有溪藤制,喚起家僮亟展開。
注釋參考
鶴骨
(1).修道者的骨相。 唐 孟郊 《石淙》詩之五:“飄飄鶴骨仙,飛動鼇背庭。” 宋 蘇軾 《壽星院寒碧軒》詩:“道人絶粒對寒碧,為問鶴骨何緣肥?”
(2).伶仃瘦骨。 五代 齊己 《戊辰歲湘中寄鄭谷郎中》詩:“瘦應(yīng)成鶴骨,閒想似禪心?!?金 元好問 《工部趙侍郎下世日作》詩:“鶴骨翛然臥石牀,情知合眼即仙鄉(xiāng)?!?清 周亮工 《哭陳開仲》詩:“鶴骨難支蕭寺雨,鶻魂彳亍故園心?!?/p>
(3).鶴骨笛。 清 石同福 《探春慢·小庚先生以孤山探梅詞見示繼聲奉教》詞:“鶴骨頻吹,梅魂未醒。都入客懷凄怨?!?/p>
李曾伯名句,又用韻簡朔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