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丘濬《登西湖北樓》:
尋游心緒忍闌珊,高處重登始是觀。
晚吹劃開三面碧,晨曦收住一天寒。
南屏洞戶蘿陰合,東極鰲峰雪浪漫。
遠近聲形窮不得,離朱師曠漫憑欄。
注釋參考
南屏
山名。在 浙江省 杭州市 ,為 西湖 勝景之一。 宋 蘇軾 《去杭州十五年復(fù)游西湖用歐陽察判韻》:“我識 南屏 金鯽魚,重來拊檻散齋餘?!?元 張翥 《多麗》詞:“正參差,煙凝紫翠,斜陽畫出 南屏 。” 明 無名氏 《溜滴子·西湖》曲:“分明人世中,埋沒洞府。回首 南屏 ,轉(zhuǎn)覺路迂?!?清 宋琬 《送李方山之溟南幕府》詩:“ 西泠 雨后暮潮長, 南屏 月落曉鐘沉。”
洞戶
(1).房間與房間門戶相通。《后漢書·梁冀傳》:“堂寢皆有陰陽奧室,連房洞戶?!?/p>
(2).門戶。 南朝 梁 劉邈 《見人織聊為之詠》:“檐花照初月,洞戶未垂帷。” 金 宇文虛中 《歲寒堂》詩:“洞戶延清吹,庭除貯緑陰?!?/p>
(3).借指幽深的內(nèi)室。 宋 賀鑄 《減字浣溪沙》詞:“笑捻粉香歸洞戶,更垂簾幕護窗紗?!?/p>
(4).洞口。 唐 王貞白 《游仙》詩:“我家三島上,洞戶眺波濤?!?/p>
陰合
私下聯(lián)合?!稇?zhàn)國策·秦策二》:“使人使 齊 , 齊 秦 之交陰合。”《史記·張儀列傳》:“善為王計者,不若陰合而陽絶於 齊 ,使人隨 張儀 ?!?/p>
東極
(1).東方邊際;東方極遠之處?!渡胶=?jīng)·海外東經(jīng)》:“帝命 竪亥步 ,自東極至於西極,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?!?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出乎大荒之中,行乎東極之外,經(jīng) 扶桑 之中林,包 湯谷 之滂沛?!?唐 陸龜蒙 《和重送圓載上人歸日本國》:“老思東極舊巖扉,卻待秋風泛舶歸?!?/p>
(2).指 中國 東部邊境。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皇帝臨位……親巡遠方黎民,登茲 泰山 ,周覽東極?!薄段簳ぐ贊鷤鳌罚骸敖裰邢钠揭?,宇內(nèi)無虞,每欲陵威東極,懸旌域表?!?/p>
(3).指 東海 。亦泛指東方大海。 唐 杜甫 《長江》詩之二:“浩浩終不息,乃知東極臨?!?仇兆鰲 注:“東極,指 東海 。” 明 俞安期 《望?!吩姡骸靶桥R東極無分野,山入南荒有 沃焦 。”
鰲峰
亦作“鰲峰”。 1.指翰林院。 宋 魏泰 《東軒筆錄》卷十一:“ 宋景文公 守 益州 ……為承旨,又作詩曰:‘粉署重來憶舊游,蟠桃開盡海山秋。寧知不是神仙骨,上到鼇峯更上頭。’” 元 黃溍 《上都分院》詩:“暮投玉堂署,鼇峯屹中央?!?清 王端履 《重論文齋筆錄》卷一:“步趨丹陛,入鶴籞而知嚴;手校紫泥,臨鼇峯而滋惕。”
(2).指江海中的島嶼。因如巨鰲背負山峰,故名。 清 屈大均 《廣東新語·山語·靈洲山》:“ 西 北 二江之來,至 廣州 ,先以 靈洲 為砥柱,次以 海珠 ,次以 海印 ,次以 禺珠 ,皆在水中央,所謂鰲峯也?!?/p>
雪浪
(1).白色浪花。 唐 元稹 《遭風二十韻》:“俄驚四面云屏合,坐見千峯雪浪堆。” 元 范康 《竹葉舟》第三折:“則見秋江雪浪拍天浮,更月黑云愁?!?鄧中夏 《過洞庭》詩:“莽莽 洞庭湖 ,五日兩飛渡。雪浪拍長空,陰森疑鬼怒?!?/p>
(2).指鮮白的茶水。 宋 黃庭堅 《西江月·茶》詞:“已醺浮蟻嫩鵝黃,想見翻成雪浪。” 宋 黃庭堅 《阮郎歸·茶》詞:“消滯思,解塵煩,金甌雪浪翻?!?/p>
(3).揚起的積雪。 碧野 《在風雪邊境的路上》:“六匹馬掀起一陣陣雪浪,急急地在山間前進?!?/p>
(4).指雪浪石。 宋 蘇軾 《雪浪石》詩:“畫師爭摹雪浪勢,天公不見雷斧痕?!?金 元好問 《云峽》詩:“ 中山 雪浪空影像, 長安 鸚鵡猶紈綺?!?/p>
丘濬名句,登西湖北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