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忠許國,才華扌離錦,塵勞釋去
出自宋代曹勛《水龍吟(送戴郎中漕荊襄)》:
曉云閣雨。
疏梅綴玉,塵尾聞?wù)勍隆?br>精忠許國,才華扌離錦,塵勞釋去。
六印雄圖,百川明辯,蘇張誰數(shù)。
有奇謀欲下,陰山族帳,惟英衛(wèi)、可接武。
。
想見臨戎豐度。
慨然定、中原疆土。
果驚一坐,折沖遐裔,嘉言循古。
安拊疲民,靜摧驕虜,無煩旗鼓。
看功成、入輔中興,永佐乾坤主。
注釋參考
精忠
精忠 (jīngzhōng) 對國家、民族無比忠誠 absolute devotion 精忠報(bào)國許國
謂將一身奉獻(xiàn)給國家,報(bào)效國家?!稌x書·陸玩?zhèn)鳌罚骸罢\以身許國,義忘曲讓?!?唐 柳宗元 《冉溪》詩:“少時陳力希公侯,許國不復(fù)為身謀。” 蔡鍔 《致潘惠英書》:“余素抱以身許國之心,此次尤為決心,萬一為敵賊暗算,或戰(zhàn)死疆場,決無所悔。”
才華
才華 (cáihuá) 表現(xiàn)于外的才能(多指文藝方面的) talent;brilliance 才華出眾塵勞
(1).佛教徒謂世俗事務(wù)的煩惱。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卷上:“散諸塵勞,壞諸欲塹。”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同泰僧正講》詩:“何因動飛轡,暫使塵勞輕?!?明 李贄 《復(fù)陶石簣書》:“此觀世音菩薩與我此地,賞我此等人,故我得斷此塵勞,為今日安樂自在漢耳?!?清 龔自珍 《發(fā)大心文》:“有境相應(yīng)行心,有非境不相應(yīng)行心;若廣分別言,則有八萬四千塵勞,皆起一心?!?/p>
(2).泛指事務(wù)勞累或旅途勞累。 前蜀 李珣 《漁父歌》之三:“終日醉,絶塵勞,曾見 錢塘 八月濤。” 宋 秦觀 《滿庭芳》詞之二:“飲罷不妨醉臥,塵勞事、有誰聽?!?郭沫若 《<屈原>與<厘雅王>》:“他是和你一樣從 香港 回來的,在極端的險(xiǎn)厄之后,塵勞未定,便委屈他來擔(dān)任了這一次的苦役?!?/p>
曹勛名句,水龍吟(送戴郎中漕荊襄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