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宋庠《七夕三首》:
紫宙風(fēng)輕斂夕霏,露華應(yīng)濕六銖衣。
鵲橋貪問經(jīng)年恨,不覺蛛絲減舊機(jī)。
注釋參考
紫宙
宇宙;上天;高空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構(gòu)象臺(tái)》詩:“網(wǎng)紫宙兮洽萬品,冠璇宇兮濟(jì)羣生?!?唐 徐彥伯 《南郊賦》:“告紫宙之成功,定皇天之寳位?!?宋 蘇舜欽 等《薦福塔聯(lián)句》:“踴甓皇都?jí)?,盤基紫宙雄?!?/p>
夕霏
傍晚的霧靄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石壁精舍還湖中作》詩:“林壑?jǐn)筷陨?,云霞收夕霏?!?宋 秦觀 《泗州東城晚望》詩:“渺渺孤城白水環(huán),舳艫人語夕霏間?!?/p>
露華
(1).露水?!囤w飛燕外傳》:“婕妤浴豆蔻湯,傅露華百英粉。” 唐 李白 《清平調(diào)詞》之一:“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風(fēng)拂檻露華濃?!?清 鄭燮 《和雅雨山人紅橋修禊》之四:“草頭初日露華明,已有游船歌板聲?!?/p>
(2).清冷的月光。 南朝 齊 王儉 《春夕》詩:“露華方照夜,云彩復(fù)經(jīng)春。” 唐 杜牧 《寢夜》詩:“露華驚敝褐,燈影掛塵冠。” 明 蘇祐 《塞下曲》:“觱篥無聲河漢轉(zhuǎn),露華霜?dú)鉂M弓刀?!?/p>
六銖衣
(1).佛經(jīng)稱 忉利天 衣重六銖,謂其輕而薄。見《長(zhǎng)阿含經(jīng)·世紀(jì)經(jīng)·忉利天品》。后稱佛、仙之衣為“六銖衣”。 唐 宋之問 《奉和幸大薦福寺》詩:“欲知皇刼遠(yuǎn),初拂六銖衣?!?唐 顧況 《歸陽蕭寺》詩:“身披六銖衣,億刧為大仙。” 前蜀 韋莊 《送福州王先輩南歸》詩:“八韻賦吟 梁苑 雪,六銖衣惹 杏園 風(fēng)。名標(biāo)玉籍仙壇上,家寄 閩山 畫障中?!?/p>
(2).常借指婦女所著輕薄的紗衣。 宋 周邦彥 《鵲橋仙》詞:“晚涼拜月,六銖衣動(dòng),應(yīng)被 姮娥 認(rèn)得。” 清 俞兆晟 《吳宮曲》:“自裁白紵六銖衣,回雪流風(fēng)侍君側(cè)?!?/p>
宋庠名句,七夕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任顛風(fēng)掀舞,濤山浪屋,少頃平定,一碧硫璃
- 與善今何在,蒼生望已空。作者:張九齡作品:故刑部李尚書挽詞三首
- 中間任游戲,不假永篇題
- 子又生孫孫又兒。
- 苔床臥憶泉聲繞,麻履行思樹影深作者:齊己作品:酬廬山張?zhí)幨?/a>
- 不是蘭舟共漂泊,清明保事不還鄉(xiāng)。作者:舒岳祥作品:十村絕句·春風(fēng)淰淰欺駝褐
- 使他時(shí)、臺(tái)閣振風(fēng)聲,朝天眷
- 頸血濺天天為昏,斷尸峙立不仆傾作者:時(shí)少章作品:大節(jié)堂碑引
- 木蘭已老無花發(fā),石竹依前有麝眠作者:范成大作品:再游天平,有懷舊事,且得卓庵之處,呈壽老
- 督亢雖入空無貲,免夫賦及東南垂作者:樓鑰作品:寄題臨江徐秘閣儒榮堂
- 9王者飛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