嘆高山流水,弦斷堪悲
出自宋代辛棄疾《婆羅門引(用韻別郭逢道)》:
綠陰啼鳥,陽關(guān)未徹早催歸。
歌珠凄斷累累。
回首海山何處,千里共襟期。
嘆高山流水,弦斷堪悲。
中心悵而。
似風(fēng)雨、落花知。
更擬停云君去,細(xì)□陶詩。
見君何日,待瓊林、宴罷醉歸時(shí)。
人爭(zhēng)看、寶馬來思。
注釋參考
高山流水
高山流水 (gāoshān-liúshuǐ) 比喻知己、知音或樂曲風(fēng)韻高雅不俗 lifty character as towering mountain and rushing water 伯牙善鼓琴, 鐘子期善聽。 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。鐘子期曰:“善哉,峨峨兮若 泰山。”志在流水, 鐘子期曰:“善哉,洋洋兮若 江河。”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 不是秦箏合眾聽,高山流水少知音?!稹?董解元《西廂》 成語解釋比喻知己或知音。也比喻樂曲高妙。高山流水出處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鼓琴,志在登高山,鐘子期曰:‘善哉,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曰:‘善哉,洋洋兮若江河?!笔褂美淇资ト松袑W(xué)琴于師襄,一操便知其為文王。高山流水,得遇知音。辛棄疾名句,婆羅門引(用韻別郭逢道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