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覯《送丘寺丞》:
嗟予兀兀何施為,學(xué)無異意唯傳師。
嘗言先圣所述作,人事而已亡他岐。
安知步步有天道,繄我丘師能識之。
春秋下應(yīng)三千歲,雅頌周流十二支。
闡幽大傳與隱旨,圖寫轉(zhuǎn)匝成圓規(guī)。
勞兄示我復(fù)教我,一字不曉如癡兒。
文侯聽樂唯恐臥,今我幸免指目皮。
丘明子夏言不及,我兄所得何神奇。
直疑前身是顏?zhàn)樱?dú)受師說無不知。
又疑夢寐感靈怪,常與周孔相追隨。
不然悠悠千載后,何傳何習(xí)遽如斯。
窮愁著書古有例,昨官閩中今海涯。
海涯路遠(yuǎn)學(xué)者少,斯道未有施行時(shí)。
圣皇誅賞甚明白,歸來奏牘無遲遲。
江南臘雪片如掌,酒花上面寒力衰。
是非得失從此止,馬頭一別東西馳。
注釋參考
前身
前身 (qiánshēn) 佛教用語。指輪回前的生命 prelife 事物的上一個(gè)狀態(tài) predecessor顏?zhàn)?/h3>
(1).指 孔子 弟子 顏回 ?!睹献印るx婁下》:“ 顏?zhàn)?當(dāng)亂世,居於陋巷,一簞食、一瓢飲;人不堪其憂, 顏?zhàn)?不改其樂, 孔子 賢之?!薄逗鬂h書·黃憲傳》:“子國有 顏?zhàn)?,寧識之乎?” 李賢 注:“ 顏?zhàn)?, 顏回 也?!焙蟪R浴邦?zhàn)印苯柚赴藏殬返溃械聣圬仓俊?唐 李端 《慈恩寺懷舊》詩:“ 孔 席亡 顏?zhàn)?,僧堂失 謝公 ?!?唐 孟郊 《哭李觀》詩:“ 顏?zhàn)?既殂謝, 孔 門無輝光。”
(2).對 南朝 宋 周續(xù)之 的美稱。《宋書·隱逸傳·周續(xù)之》:“ 續(xù)之 年八歲喪母,哀戚過於成人,奉兄如事父。 豫章 太守 范寧 於郡立學(xué),招集生徒,遠(yuǎn)方至者甚眾, 續(xù)之 年十二,詣 寧 受業(yè)。居學(xué)數(shù)年,通《五經(jīng)》并《緯候》,名冠同門,號曰‘顏?zhàn)印??!?/p>
(3).指質(zhì)量差的物品。 宋 葉紹翁 《四朝聞見錄·柔福帝姬》:“ 柔福 帝姬,先自 金 閒道奔?xì)w……及 韋太后 歸自北方,持 高宗 袂泣未已,遽曰:‘哥被番人笑,説錯(cuò)買了顏?zhàn)?,帝?柔福 死已久,生與吾共臥起,吾視其斂且寘骨?!眳⒁姟?顏?zhàn)由?”。
師說
老師傳授的說法?!度龂尽侵尽な扣苽鳌罚骸肮偈滦¢牐m玩習(xí)書傳,《春秋左氏傳》尤簡練精微,吾數(shù)以咨問傳中諸疑,皆有師説,意思甚密。”《隋書·經(jīng)籍志一》:“至 隋 , 孔 鄭 并行,而 鄭 氏甚微。自餘所存,無復(fù)師説。” 明 唐順之 《葉包庵先生壽序》:“自是諸生各自名其師説而固守之,終其身不敢變一字一句,以為家法。”
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李覯名句,送丘寺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