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伯端《七言四韻十六首》:
莫把孤陰為有陽,獨修一物轉(zhuǎn)羸尪。
勞形按引皆非道,煉氣餐霞總是狂。
畢世謾求鉛汞伏,何時得見虎龍降。
勸君窮取生身處,返本還元是藥王。
注釋參考
一物
(1).一種事物;一件事物。《管子·白心》:“然而天不為一物枉其時,明君圣人亦不為一人枉其法?!薄妒酚洝ぶ鼙炯o(jì)》:“此一物足以釋 西伯 ,況其多乎!” 唐 杜牧 《冬至日寄小侄阿宜》詩:“第中無一物,萬卷書滿堂?!?清 鄭燮 《同起林上人重訪仁公》詩之三:“莫教輕一物,可待報他生。” 馬南邨 《燕山夜話·共通的門徑》:“沒有無所不知的博學(xué)之士,也沒有只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專門家?!?/p>
(2).同類物;同一事。《周禮·夏官·校人》:“掌王馬之政,辨六馬之屬,種馬一物,戎馬一物,齊馬一物,道馬一物,田馬一物,駑馬一物?!?宋 沉括 《夢溪補筆談·藥議》:“藥有用根,或用莖葉,雖是一物,性或不同,茍未深達其理,未可妄用。” 蘇曼殊 《斷鴻零雁記》第十二章:“云耶,電耶,雨耶,雪耶,實一物也,不過因熱度之異而變耳?!?/p>
(3).猶一事。《禮記·文王世子》:“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,唯世子而已?!?鄭玄 注:“物猶事也?!?南朝 梁武帝 《報侯景書》:“朕為萬乘之主,豈可失信於一物。”
(4).猶言一個標(biāo)準(zhǔn)。《墨子·尚賢上》:“上之所以使下者,一物也;下之所以事上者,一術(shù)也?!?/p>
羸尪
1.亦作"羸尩"。2.瘦弱。亦指瘦弱之人。
出處:宋 陸游 《病起雜言》詩:“壯夫一臥多不起,速死未必皆羸尩。”
清 趙翼 《逃荒嘆》詩:“云是 淮揚 稽天浸,幸脫魚腹餘羸尪。”
金一 《心聲》:“醫(yī)者入門而視羸尪之疾。”
張伯端名句,七言四韻十六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二月春風(fēng)遍柳條,九天仙樂奏云韶。
- 一片瑯玕香凈天,風(fēng)吹細(xì)細(xì)雨娟娟
- 精誠茍可貫,賓主真相陪作者:蘇軾作品:禱雨龍公既應(yīng)劉景文有詩次韻
- 方朔雖金門,避世等樵漁作者:韓維作品:和鄰幾館宿觀伯鎮(zhèn)題壁有作
- 嘆光陰如過隙,百年人旅中寄作者:范康作品:【雙調(diào)】新水令_樂道老來方
- 泉清蘭菊稠,紅果落城溝。作者:盧綸作品:秋夜宴集陳翃郎中圃亭美校書郎張正
- 子孫入市門,賣薪食羹臛
- 入港晴蕪遠際山,鷺群翻處綠回環(huán)
- 謹(jǐn)毋芟刈之,持以報九五作者:方岳作品:以人生五馬貴莫受侵為韻送胡獻叔守邵陽
- 須知天地為爐意,盡取黃金鑄作波作者:裴夷直作品:同樂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