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鉤簾外前朝柳,斬鴨闌邊小艷葩
出自宋代釋永頤《寄行宮監(jiān)門王以通》:
玉鉤簾外前朝柳,斬鴨闌邊小艷葩。
莫道君王不曾問,好收銀鑰護(hù)宮花。
注釋參考
玉鉤
(1).玉制的掛鉤。亦為掛鉤的美稱?!冻o·招魂》“掛曲瓊些” 漢 王逸 注:“曲瓊,玉鉤也……雕飾玉鉤,以懸衣物也?!?南唐 李璟 《攤破浣溪沙》詞:“手卷真珠上玉鉤,依前春恨鎖重樓。” 元 關(guān)漢卿 《緋衣夢》第一折:“珠簾簌,玉鉤彎,紗窗靜,緑閨閑?!?清 秋瑾 《風(fēng)雨口號》:“啣泥燕子多情甚,小語依依傍玉鉤?!?/p>
(2).喻新月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翫月城西門廨中》詩:“蛾眉蔽珠櫳,玉鉤隔瑣窓?!?唐 李白 《掛席江上待月有懷》詩:“倏忽城西郭,青天懸玉鉤?!?宋 張?jiān)?《花心動(dòng)·七夕》詞:“斷云卻送輕雷去,疎林外,玉鉤微吐?!?明 無名氏 《還帶記·二郎誚裴》:“疎影蕩銀河,漾清光,映碧波,玉鉤斜掛,冰輪墮?!?/p>
(3).喻女人小腳。 元 吳昌齡 《端正好·美妓》套曲:“襯緗裙玉鉤三寸,露春蔥十指如銀?!?明 徐霖 《繡襦記·逑葉良儔》:“掀羅幕蕩玉鉤,弓鞋裙襯雙鳳頭。”
(4).見“ 玉鉤斜 ”。
簾外
科舉考試時(shí),負(fù)責(zé)監(jiān)試之官員。《宋史·選舉志二》:“凡覆試,令宰執(zhí)出題,不許都司干預(yù),仍日輪臺諫一員,簾外監(jiān)試。” 清 翟灝 《通俗編·仕進(jìn)》:“監(jiān)試等不預(yù)考校,謂之簾外,則凡預(yù)考校官,時(shí)亦當(dāng)謂之簾內(nèi),今稱內(nèi)簾外簾,蓋承之也。”參見“ 簾官 ”。
前朝
以前。 三國 魏 曹操 《讓縣自明本志令》:“前朝恩封三子為侯,固辭不受?!?元 王禎 《蠶連詩》:“前朝繭如山,今朝卵如粟。” 明 高啟 《夢歸》詩:“覺來不見家人面,恰似前朝始別時(shí)?!?/p>
(1).過去的朝代。 唐 劉禹錫 《楊柳枝詞》之一:“請君莫唱前朝曲,聽唱新翻《楊柳枝》。”《醒世恒言·汪大尹火焚寶蓮寺》:“在城有個(gè) 寳蓮寺 。這寺從前朝至今,累世相傳,房廊屋舍,數(shù)百多間,田地也有上千餘畝。”《紅樓夢》第四回:“只不過將些《女四書》、《列女傳》讀讀,認(rèn)得幾個(gè)字,記得前朝這幾個(gè)賢女便了?!?清 唐才常 《感懷》詩:“年來莫問前朝事,曾否當(dāng)筵借箸籌。”
(2).上一朝代。《南史·檀道濟(jì)傳》:“ 道濟(jì) 立功前朝,威名甚重?!?元 王實(shí)甫 《西廂記》第一本楔子:“夫主姓 崔 ,官拜前朝相國?!?/p>
(3).前殿,正殿?!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太宗淳化二年》:“今之 文德殿 ,即 唐 之 宣政殿 也,在 周 為中朝,在 漢 為前朝,在 唐 為正衙?!?/p>
小艷
初綻的鮮艷花朵。 唐 陳陶 《泉州刺桐花詠兼呈趙使君》:“猗猗小艷夾通衢,晴日薰風(fēng)笑越 姝 。只是紅芳移不得,刺桐屏障沒中都。” 宋 李元膺 《洞仙歌·探春》詞:“一年春好處,不在濃芳,小艷疏香最嬌軟?!?/p>
釋永頤名句,寄行宮監(jiān)門王以通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