汾陽二十中書考,他日遙知數(shù)倍過
出自宋代仲并《代同舍上黃相生辰三首》:
五月天恩解網(wǎng)羅,四方舉首愿時和。
我公寰海甘霖望,今日門闌瑞氣多。
已幸羇窮蒙疵賴,竚看談笑卻干戈。
汾陽二十中書考,他日遙知數(shù)倍過。
注釋參考
汾陽
(1). 汾水 之北地區(qū)。 春秋 時屬 晉 。《國語·晉語二》:“中大夫 里克 與吾矣,吾命之以 汾陽 之田百萬?!?/p>
(2).猶 汾 射 ?!稌x成帝哀冊》:“韻隆 汾陽 ,道侔垂拱?!?南朝 宋 謝靈運 《山居賦》:“黃屋實不殊於 汾陽 即事也。” 南朝 陳 徐陵 《丹陽上庸路碑》:“屈至道於 汾陽 ,勞疑神於 藐射 ?!?/p>
中書
(1).皇宮中的藏書。亦特指宮中記事的書?!稘h書·儒林傳·孔安國》:“ 成帝 時求其古文者, 霸 以能為《百兩》徵,以中書校之,非是?!?顏師古 注:“中書,天子所藏之書也?!薄逗鬂h書·伏湛傳》:“ 永和 元年,詔 無忌 與議郎 黃景 校定中書《五經(jīng)》、諸子百家、藝術?!?李賢 注:“中書,內(nèi)中之書也。”《三國志·吳志·孫亮傳》“日於苑中習焉” 裴松之 注引《吳歷》:“ 亮 數(shù)出中書視 孫權 舊事。”
(2).官名。中書令的省稱。 漢 設中書令,掌傳宣詔令,以宦者為之,后多任用名望之士?!稘h書·蕭望之傳》:“ 望之 以為中書政本,宜以賢明之選。” 晉 庾亮 《讓中書令表》:“國恩不已,復以臣領中書。” 隋 唐 以中書令、侍中、尚書令共議國政,俱為宰相,后因以中書稱宰相?!端问贰と~清臣傳》:“陛下欲息奔競,此繫中書。若宰相裁抑奔競之流,則風俗惇厚,人知止足。” 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賄權》:“中書獨坐攬朝權,看炙手威風赫烜?!?/p>
(3).官名。中書舍人的省稱。 隋 、 唐 時為中書省的屬官。 明 清 廢中書省,于內(nèi)閣設中書舍人,掌撰擬、繕寫之事?!度辶滞馐贰返谒木呕兀骸爸袝陌啻危M士是一途,監(jiān)生是一途。”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五三回:“他就湊了千把銀子,捐了個內(nèi)閣中書?!?/p>
(4).官署名。 唐 代的中書省、 宋 代的政事堂,亦直稱為“中書”。 唐 白居易 《和裴相公傍水閑行絕句》:“行尋春水坐看山,早出中書晚未還?!?宋 葉夢得 《石林詩話》卷中:“ 文潞公 在樞府,嘗一日過中書,與 荊公 行至題下?!?/p>
(5).毛筆的別稱,“中書君”的省稱。《剪燈馀話·武平靈怪錄》:“早拜中書事 祖龍 , 江淹 親向夢中逢?!眳⒁姟?中書君 ”。
他日
他日 (tārì) 將來;來日,將來的某一天或某一時期 future;some other day;later on 他日見于王?!睹献印ち夯萃跸隆?他日驢一鳴?!稇?zhàn)國策·魏策》 他日不忘老人芋?!濉?周容《芋老人傳》 愿他日得志。 以往;昔日 former days;former times;bygone days遙知
謂在遠處知曉情況。 唐 王維 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》詩:“遙知兄弟登高處,遍插茱萸少一人?!?宋 王安石 《梅花》詩:“遙知不是雪,為有暗香來?!?金 元好問 《汴禪師自斷普照石為斫以詩見餉為和》之一:“遙知玉音在,洗耳俟研磨?!?/p>
仲并名句,代同舍上黃相生辰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