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心月《維摩贊》:
呵二乘,彈十地。
以強詞,奪正理。
問疾人,根到底。
語與默,都不是。
金粟如來居士身,盡大地人扶不起。
注釋參考
二乘
即貳乘。副車?!读凶印ぶ苣峦酢罚骸?巨蒐氏 乃獻白鵠之血以飲王,具牛馬之湩以洗王之足,及二乘之人?!?/p>
佛教語。一般。包括聲聞乘與緣覺乘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內(nèi)典序》:“義隱三藏之外,事非二乘所窺?!薄毒暗聜鳠翡洝せ勰艽髱煛罚骸叭粢灾腔壅諢勒?,此是二乘小兒,羊、鹿等機。上智大根,悉不如是。” 呂澂 《中國佛學源流略講》第二講:“二乘只是方便,大乘才是究竟。”
十地
梵語意譯?;蜃g為“十住”。佛家謂菩薩修行所經(jīng)歷的十個境界。大乘菩薩十地為:歡喜地,離垢地,發(fā)光地,焰慧地,極難勝地,現(xiàn)前地,遠行地,不動地,善慧地,法云地。另有三乘共十地,四乘十地,真言十地等,名目各有不同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辨宗論附答問》:“一合於道塲,非十地之所階, 釋 家之唱也?!?唐高宗 《謁慈恩寺題奘法師房》詩:“蕭然登十地,自得會三歸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庚戌梅信日雨過鄧尉哭剖石和尚遇大雪夜宿還元閣》詩:“自居十地莊嚴上,道出三峰玄要間?!?呂澂 《中國佛學源流略講》第二講:“《華嚴經(jīng)》的思想,后來又有所開展,所謂‘十地’本是由之達到成佛的思想?!眳㈤啞度A嚴經(jīng)》卷二三、《成唯識論》卷九。
釋心月名句,維摩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