豈如嗜石人,丘壑在胸腹
出自宋代曾協《賦趙有翼仇池石次正卿用蘇翰林韻》:
貪夫居奇貨,什襲藏結綠。
寧知十五城,不救卞和足。
豈如嗜石人,丘壑在胸腹。
不知連城價,但賞數峰蹙。
長公仙去后,兵馬遂南牧。
尤物落何許,心知委溝瀆。
何期超世賢,愛石不愛玉。
夜半負之走,包裹隨竄伏。
一朝返窗幾,時清端可卜。
李虎初平羊,案上紛相逐。
崢嶸幸無恙,不問牛馬谷。
趙侯天機異,閱世輕嗜欲。
好奇與嗜利,達觀均一曲。
正恐便棄置,就賞君宜速。
注釋參考
石人
(1).石雕人像。多置于墓道旁。 漢 應劭 《風俗通·怪神·石賢士神》:“石人能治病,愈者來謝之?!?唐 韓愈 《嘲鼾睡》詩:“鐵佛聞皺眉,石人戰(zhàn)搖腿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媒合》:“泥牛到河不可渡,石人控馬定難騎?!?清 《碑版文廣例》卷六:“墓前石人,不知制所從始……今 漢 制傳於世者,有門亭長,有府門之卒,有亭長, 唐 人亦謂之翁仲?!?洪深 《五奎橋》第一幕:“靠右沿河小路,先引到一座古墓前頭,一條有石人、石馬的墓道。”
(2).比喻與世長存之人?!妒酚洝の浩湮浒埠蛄袀鳌罚骸敖裎以谝?,而人皆藉吾弟,令我百歲后,皆魚肉之矣。且帝寧能為石人邪!” 司馬貞 索隱:“謂帝不如石人得長存也?!币徽f比喻人無感受,徒具人形。見《漢書·田蚡傳》 顏師古 注。
丘壑
(1).山陵和溪谷。 宋 王安石 《九井》詩:“山川在理有崩竭,丘壑自古相盈虛?!?/p>
(2).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。 清 方文 《廬山詩·白鶴觀》:“時時過 江 來, 廬山 訪丘壑。”
(3).鄉(xiāng)村;幽僻之地?!侗笔贰の菏諅鳌罚骸安火B(yǎng)望于丘壑,不待價于城市?!?宋 蘇軾 《乞罷學士除閑慢差遣札子》:“臣多難早衰,無心進取,得歸丘壑以養(yǎng)餘年,其甘如薺?!?明 梁辰魚 《浣紗記·游春》:“你既無婚,我亦未娶。即圖同居丘壑,以結姻盟。”
(4).謂隱逸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齋中讀書》詩:“昔余游京華,未嘗廢丘壑?!?金 王若虛 《茅先生道院記》:“予世之散人也,才能無取于人,而功名不切于己,雖寄跡市朝,而丘壑之念未嘗一日忘?!?清 方文 《訪林青仲兄弟》詩之二:“丘壑本繇性,漁樵豈為名?!?/p>
(5).喻困境。 宋 范仲淹 《進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與弟寘狀》:“伏望圣慈,特霑一命……使其幼孤,不墮丘壑,亦天地之造也?!?/p>
(6).喻深遠的意境。 宋 黃庭堅 《題子瞻枯木》詩:“胸中元自有丘壑,故作老木蟠風霜?!?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藝二·世祖御筆》:“上以武功定天下,萬幾之餘,游藝翰墨,時以奎藻頒賜部院大臣,而胸中丘壑又有 荊 、 關 、 倪 、 黃 輩所不到者?!?清 沉復 《浮生六記·浪游記快》:“而觀其或亭或臺,或墻或石,或竹或樹,半隱半露間,使游人不覺其觸目;此非胸有丘壑者斷難下手。”
胸腹
(1).胸部與腹部。亦以指心腹?!盾髯印ぷh兵》:“臣之於君也,下之於上也,若子之事父,弟之事兄,若手臂之捍頭目而覆胸腹也。” 漢 應劭 《風俗通·怪神·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》:“其日便得胸腹痛切,妨損飲食?!薄度龂尽の褐尽の湮氖劳豕珎髡摗贰盀榉ㄖ?,一至于此乎” 裴松之 注引《魏氏春秋》載 三國 魏 曹冏 上書:“譬猶芟刈股肱,獨任胸腹?!?/p>
(2).比喻要害之處或中間部分。《戰(zhàn)國策·秦策四》:“ 韓 ,天下之咽喉; 魏 ,天下之胸腹?!?明 胡應麟 《詩藪內編·古體下》:“蓋歌行……不難於胸腹,而難於首尾?!?/p>
(3).猶胸襟。 宋 王令 《送朱明之昌叔赴尉山陽》詩:“身軀雖小胸腹寬,沛如絶海橫秋漲?!?明 李贄 《卓吾論略》:“吾大人何如人哉?身長七尺,目不茍視,雖至貧,輒時時脫吾 董母太宜人 簪珥以急朋友之婚,吾 董母 不禁也。此豈可以世俗胸腹窺測而預賀之哉!”
曾協名句,賦趙有翼仇池石次正卿用蘇翰林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