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朱慶馀《行路難》
世事澆浮后,艱難向此生。人心不自足,公道為誰平。
德喪淳風(fēng)盡,年荒蔓草盈。堪悲山下路,非只客中行。
注釋參考
下路
(1).前方;路邊?!俄n非子·十過》:“ 韓 使人之 楚 , 楚王 因發(fā)車騎陳之下路,謂 韓 使者曰:‘報(bào) 韓君 言弊邑之兵今將入境矣?!薄赌鲜贰ぶx靈運(yùn)傳》:“后 秦 郡府將 宋齊 受使至 涂口 ,行達(dá) 桃墟村 ,見有七人下路聚語,疑非常人,還告郡縣,遣兵隨 齊 掩討禽之?!?元 宮大挺 《七里灘》第三折:“見旗幟上月華日精,諕的些居民從速風(fēng)迸,呈百般的下路潛藏?zé)o掩映,不知您,帝王情,是怎生。”
(2).猶言下江,指 長江 下游的地方。《醒世恒言·蔡瑞虹忍辱報(bào)仇》:“這番在下路脫了糧食,裝回頭貨回家,正趁著順風(fēng)行走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三:“他有個(gè)妹子,嫁與下路人,住在 前門 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谑兀骸?宦成 聽見那兩個(gè)戴方巾的説的都是些 蕭山縣 的話--下路船上,不論甚么人,彼此都稱為‘客人’?!?/p>
(3).路為 宋 、 金 、 元 行政區(qū)劃名, 元 定轄區(qū)戶數(shù)在十萬以下者為下路?!对贰みx舉志一》:“﹝ 至元 六年﹞十二月,中書省定學(xué)制頒行之,命諸路府官子弟入學(xué),上路二人,下路二人,府一人,州一人。”參見“ 上路 ”。
中行
(1).行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?!墩撜Z·子路》:“不得中行而與之,必也狂狷乎!”
(2).泛指中庸之道。 清 姚鼐 《方侍廬先生墓志銘》:“先生默默,獨(dú)守中行?!?/p>
(3).中等德行?!盾髯印ぷ拥馈罚骸叭胄⒊龅?,人之小行也。上順下篤,人之中行也?!?/p>
(1).中軍?!蹲髠鳌べ夜四辍罚骸?晉侯 作三行以御 狄 , 荀林父 將中行?!薄秴窃酱呵铩し虿顑?nèi)傳》:“ 范蠡 在中行,左手提鼓,右手操枹而鼓之?!眳⒁姟?三行 ”。
(2).中列?!秴亲印?lì)士》:“於是 武侯 設(shè)坐廟廷,為三行饗士大夫。上功坐前行,餚席兼重器上牢;次功坐中行,餚席器差減?!?/p>
(3). 唐 宋 時(shí),尚書省分六部為三行。以兵、吏及左右司為“前行”,刑、戶為“中行”,工、禮為“后行”。見 宋 王溥 《唐會(huì)要·尚書省諸司上》。
(4).復(fù)姓。 漢 有 中行說 。見《史記·匈奴列傳》。
朱慶馀名句,行路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悄無言、魂消腸斷。
- 詩句能生世界春,僧家更有姓湯人。作者:熊孺登作品:贈(zèng)靈徹上人
- 杵成剡竹光凌亂,何用區(qū)區(qū)書素練作者:薛紹彭作品:和米芾越竹紙?jiān)?/a>
- 色白還應(yīng)及雪衣,嘴紅毛綠語仍奇。
- 西湖佳風(fēng)煙,久矣辦一蓑
- 遠(yuǎn)者淡不真,眇與天相接作者:楊萬里作品:中元日曉登碧落堂,望南北山二首
- 葵花向日枝枝似,蓂草忘憂日日長
- 白發(fā)暮倚閭,山空水潺潺作者:劉宰作品:送王深道歸黃巖云霞居并簡李微之周子靖吳毅
- 白發(fā)寧有種,一一醒時(shí)栽作者:辛棄疾作品:水調(diào)歌頭
- 霸業(yè)衣冠事莫論,秦淮潮汐自潺湲作者:李洪作品:送子都兄赴建康糧料三首
- 2視跡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