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程文海《酹江月》
歲時荊楚,渺淮海、相望竹林清逸。掛了豸冠歸去也,側(cè)耳中郎消息。見說旌旗,行春江上,也報歸來日。嬋娟千里,如今猶共天北。應(yīng)是南國甘棠,綠陰新長,未放春風(fēng)歇。料得清香凝燕寢,兵衛(wèi)森然畫戟?;厥讐m蹤,轉(zhuǎn)蓬未了,又欲馳京陌。浩歌金縷,殷勤遙寄銅狄。
注釋參考
豸冠
(1).即獬豸冠。《舊唐書·肅宗紀》:“御史臺欲彈事,不須進狀,仍服豸冠?!?宋 黃庭堅 《次韻郭明叔長歌》:“文思 舜 禹 開言路,即看承詔著豸冠?!?清 王韜 《淞濱瑣話·金玉蟾》:“惟監(jiān)司觀察之尊,豸冠繡衣之榮,或可稍為吐氣?!?/p>
(2).借指糾察、執(zhí)法的官員。
歸去
歸去 (guīqù) 回去 go back 離家已久,今當歸去側(cè)耳
側(cè)耳 (cè’ěr) 認真傾聽的樣子 incline the head and listen 側(cè)耳而聽中郎
(1).官名。 秦 置, 漢 沿用。擔(dān)任宮中護衛(wèi)、侍從。屬郎中令。分五官、左、右三中郎署。各署長官稱中郎將,省稱中郎。 漢 蘇武 、 蔡邕 曾任中郎將,后世均以中郎稱之。 唐 杜甫 《送顧八分文學(xué)適洪吉州》詩:“ 中郎 石經(jīng)后, 八分 蓋憔悴。” 宋 劉克莊 《沁園春·十和林卿得女》詞:“ 中郎 傳業(yè), 蔡琰 詞章?!贝酥?蔡邕 。 元 張翥 《上京秋日》詩:“ 中郎 節(jié)在仍歸 漢 ,校尉城空罷護 羌 ?!贝酥?蘇武 。
(2).次子。 元 成廷珪 《戚戚行》:“大郎荷鍤北開河,中郎買刀南討賊。”
消息
消息 (xiāoxi) 情況報道 news;information 消息靈通人士 音信 tidings;news 杳無消息程文海名句,酹江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錦屏山下有家園,每歲家園過禁煙
- 春江多大風(fēng),每盛肯遽微作者:方回作品:春江多大風(fēng)
- 秋壑相迎故出奇,便應(yīng)到處小遲遲作者:毛滂作品:郭別駕秋日行縣奉寄一首
- 仕路風(fēng)波雙白發(fā),閑曹笑傲兩詩流作者:黃庭堅作品:次韻蓋郎中率郭郎中休官二首
- 寧知待漏客,清夜此從容。作者:錢起作品:酬苗發(fā)員外宿龍池寺見寄
- 樓頭片片逐鳴笳,簾額紛紛墮芳草作者:項安世作品:答陳江州和少游梅花韻見寄
- 晝雨已冥冥,夕云亦漫漫作者:黎廷瑞作品:重陽雨與湯叔巽諸公齋亭小集
- 湘妃危立凍蛟脊,海月冷掛珊瑚枝
- 故人心尚如天遠
- 阿誰道是清明節(jié),我對清明喚作秋。作者:楊萬里作品:清日午憩黃池鎮(zhè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