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朝佐《貞義女祠》:
瀨水何泱泱,攜篚向水旁。
低頭事漂洗,不惜濕羅裳。
晨出未暮歸,老母在高堂。
三十不愿適,焉知繡鴛鴦。
道逢困丈夫,行乞良可傷。
一飯婦女仁,況有殘壺漿。
終焉感禮義,出詞何慨慷。
貞潔恐無知,清流見肝腸。
悲哉伍子胥,百金何足償。
惟有鴟夷心,可與增輝光。
注釋參考
禮義
禮義 (lǐyì) 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,以及與此相適應的一套禮節(jié)儀式即為禮,合于這些的做法即為義 rite and morality to carry out in the feudalist society 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?!睹献印じ孀由稀?h3>慨慷亦作“ 慨忼 ”。1.感慨。 晉 左思 《雜詩》:“壯齒不恒居,歲暮常慨慷?!?宋 陸游 《初夏休日園中閑賦》詩:“良時動人懷,東望一慨慷?!?清 姚鼐 《瞻園松石歌為陳東浦方伯作》:“人事興衰變倏忽,古蹟銷磨多慨慷?!?/p>
(2).情緒激昂。 晉 成公綏 《嘯賦》:“時幽散而將絶,中矯厲而慨慷?!?宋 文天祥 《白溝河》詩:“思公有奇節(jié),一死何慨慷!” 清 顧炎武 《哭楊主事廷樞》詩:“竟入南冠囚,一死神慨忼?!?清 周永銓 《義卒行》:“翻然出門去,意氣何慨慷!”
王朝佐名句,貞義女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