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鄭昂《剛顯廟》:
公昔隱居烏石岡,老觀禪師同道場。
法主懶安共徜徉,李薛咨參互擊揚(yáng)。
擺脫利欲心清涼,是以能全此至剛。
黃巢兵亂來福唐,公力抗之不肯降。
欣然引頸齒劍芒,白乳上涌如雪霜。
老蕆自謂暴無傷,才殺{1*1}人半於南方。
公無爵位在周行,史臣不書名不彰。
后三百年丞相張,夜夢三賢與迎將。
翌日游山登公堂,宛如夢中貌昂藏。
再來為州剡奏章,賜名剛顯烈有光。
葺祠為廟飾棟梁,普與州人奉肴觴。
於薦荔丹與蕉黃,歲時(shí)來享以為常。
我作銘詩刻其旁,千萬億載死不亡。
注釋參考
爵位
爵位 (juéwèi) 君主國家封貴族的等級 rank(or title)of nobility周行
(1).大路。《詩·小雅·大東》:“佻佻公子,行彼周行?!?朱熹 集傳:“周行,大路也?!?/p>
(2). 周 官的行列?!对姟ぶ苣稀ぞ矶罚骸班滴覒讶耍瑢叡?周 行?!?毛 傳:“行,列也。思君子,官賢人,置 周 之列位?!焙笥靡苑褐赋?。 唐 王維 《請施莊為寺表》:“ 元圣 中興,羣生受福,臣至庸朽,得備周行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通元老人龍腹竹歌》:“京師公卿誰舊識?與君異國共周行?!?/p>
(3).至善之道。《詩·小雅·鹿鳴》:“人之好我,示我周行?!?毛 傳:“周,至;行,道也?!?馬瑞辰 通釋:“ 鄭 注《萊誓》云:‘至,猶善也。’是知<傳>訓(xùn)‘周行’為‘至道’,即善道也。 鄭 注《鄉(xiāng)飲酒禮》引《詩》云:‘嘉賓示我以善道’,義與 毛 合?!?/p>
(1).巡行;繞行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越王無馀外傳》:“﹝ 禹 ﹞即天子之位,三載考功,五年改定,周行天下,歸還 大越 ?!?漢 王延壽 《魯靈光殿賦》:“周行數(shù)里,仰不見日。” 宋 陸游 《上書乞祠輒述鄙懷》詩:“飄然去周行,湖海抱沉疾?!?明 高啟 《胡應(yīng)炎傳》:“僧不知為計(jì),周行視城曰:‘是城龜形也?!?/p>
(2).循環(huán)運(yùn)行。《老子》: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,寂兮寥兮,獨(dú)立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為天下母?!薄俄n非子·解老》:“圣人觀其玄虛,用其周行,強(qiáng)字之曰道?!?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歸心》:“須臾,宰羊?yàn)橹?,先行至客,一臠入口,便下皮內(nèi)周行徧體,痛楚號叫?!?李大釗 《時(shí)》:“天運(yùn)人生,周行不息?!?/p>
史臣
史官。 晉 潘岳 《馬汧督誄序》:“亦命史臣 班固 而為之誄。” 唐 杜甫 《八哀詩·故司徒李公光弼》:“直筆在史臣,將來洗筐篋?!?清 孫枝蔚 《人日示小子》詩:“既蒙天子奬,便入史臣注?!眳⒁姟?史官 ”。
書名
(1).用于書寫的文字?!吨芏Y·春官·外史》:“掌達(dá)書名于四方?!?鄭玄 注:“或曰:古曰名,今曰字。使四方知書之文字,得能讀之?!?章炳麟 《中華民國解》:“興其農(nóng)業(yè),勸其蓺事,教其語言,諭其書名,期二十年而其民可舉於中央議院?!?/p>
(2).寫上姓名。《左傳·隱公七年》:“ 滕侯 卒,不書名,未同盟也?!?唐 張籍 《贈(zèng)趙將軍》詩:“會取 安西 將報(bào)國, 凌煙閣 上大書名?!?/p>
(3).擅長書法的名聲。 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二:“ 仲翼 有書名而前輩多以為俗,然亦以配 周越 。予嘗見其飛白大字?jǐn)?shù)幅,亦甚工,但誠不免俗耳。” 清 韓泰華 《無事為福齋隨筆》卷上:“ 孟 蜀 時(shí), 王鍇 字 鱣祥 ,最著書名……昔有塔,於 乾隆 年間為雷震圯,內(nèi)貯《法華經(jīng)》全部,皆 鱣祥 所書?!?/p>
(4).字,別名。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經(jīng)籍會通三》:“ 姚信 書名 士緯 , 梁 人。”
不彰
不顯。 漢 張衡 《思玄賦》:“恐漸冉而無成兮,留則蔽而不彰。” 宋 曾鞏 《墨池記》:“墨池之上,今為州學(xué)舍,教授 王 君 盛 恐其不彰也,書‘ 晉 王右軍 墨池’之六字於楹間以揭之。” 孫中山 《上李鴻章書》:“若非隨人而施教之,則賢才亦以無學(xué)而自廢,以至於湮沒而不彰。”
鄭昂名句,剛顯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擊退磚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