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子翚《建康六感晉》:
日昃無全照,南遷事倉忙。
龍謠方協(xié)瑞,星衲已告亡。
凌遲百年運,凜凜危莫將。
向來問鼎人,項背常相望。
環(huán)宮白羽列,面闕鳴弦張。
膺圖未躋泰,卜世豈有長。
獨憐短轅公,推刃殺忠良。
百身嗟莫贖,一慟鬢成蒼。
時移事亦更,為宋復為梁。
惟有采石潮,年年到前崗。
注釋參考
向來
向來 (xiànglái) 一貫如此 always;all along 先前 earlier;before 向來之煙霞。——唐· 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 向來不過籠絡耳?!濉?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問鼎
問鼎 (wèndǐng) 春秋時、楚莊王陳兵于洛水,向周王朝示威。周派使者慰勞,“楚子(楚莊王)問鼎之大小輕重”,意思是說楚莊王有奪取周朝天下的意思(見《左傳·宣公三年》)。后來用“問鼎”指圖謀奪取政權(quán),也指在某方面取勝 entertain a high ambition to be first-rate or the champion 有問鼎之心,帝畏而惡之。——《晉書·王敦傳》項背
(1) [a view of sb.'s back]頸項與背脊。形容人多擁擠,連續(xù)不斷
項背相望。——《后漢書·左雄傳》。李賢注:“謂前后相顧也。”
(2) 今多用以指水平,且多用于否定式,意謂學識水平相去甚遠
難望其項背
詳細解釋(1).頸項和背脊。 清 王韜 《變法中》:“ 中國 人才之眾也,土地之廣也,甲兵之強也,財力之富也,法度之美也,非西國之所能望其項背也?!?梁啟超 《論中國學術(shù)思想變遷之大勢》第六章第一節(jié):“ 龍伯 大人之腳趾,遂終為 僬僥國 小丈夫之項背所能望也。謂余不信,請徵諸佛學。”
(2).謂相互比較。 清 陳宏緒 《與黃俞邰書》:“僅 寧都 溫伯荒 兄差堪與 俞邰 項背,然亦 孔明 所謂未及髯( 關(guān)羽 )之逸倫絶羣也?!眳⒁姟?望其項背 ”。
相望
相望 (xiāngwàng) 互相對望 look at each other 雕欄相望焉。——《虞初新志·魏學洢·核舟記》 鄰國相望?!妒酚洝へ浿沉袀鳌?死者相望?!顿Y治通鑒·唐紀》 東西相望。——宋· 陸游《過小孤山大孤山》劉子翚名句,建康六感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