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泂《邊頭嘆》:
邊頭奏涼風(fēng),戰(zhàn)士送寒衣。
北征夏徂秋,君王虛六師。
區(qū)區(qū)彼敵人,授首詎無期。
冰霜輝戈甲,勇憶臨去時。
去去思樹功,寧復(fù)顧家為。
指揮在將軍,坐作看旌旗。
謂是白沙漠,那知青草陂。
當(dāng)時均死力,顧乃用之非。
注釋參考
北征
(1).猶北伐,向北征伐?!秶Z·吳語》:“ 吳王 夫差 既殺 申胥 ,不稔於歲,乃起師北征?!薄端鍟ざ箯]毓傳》:“﹝ 毓 ﹞從 趙仲卿 北征 突厥 ,以功授儀同三司。”《楊家將》第三二回:“今 楊 家人雄馬壯,倘或部領(lǐng)北征,誰可抵?jǐn)???/p>
(2).北行,北上。《楚辭·九歌·湘君》:“駕飛龍兮北征,邅吾道兮 洞庭 ?!?漢 張衡 《南都賦》:“穢 長沙 之無樂,歷 江 湘 而北征。” 唐 陳子昂 《送賈兵曹入都》詩:“ 東山 宿昔意,北征非吾心?!?/p>
君王
君王 (jūnwáng) 古稱天子或諸侯 monarch; emperor 君王為人不忍?!妒酚洝ろ?xiàng)羽本紀(jì)》 君王與沛公飯。六師
周 天子所統(tǒng)六軍之師。《書·康王之誥》:“張皇六師,無壞我高祖寡命?!?曾運(yùn)乾 正讀:“六師,天子六軍。 周 制一萬二千五百人為師?!薄睹献印じ孀酉隆罚骸耙徊怀?,則貶其爵;再不朝,則削其地;三不朝,則六師移之?!焙笠詾樘熳榆婈?duì)之稱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先主傳》:“盡力輸誠,奬厲六師……以寧社稷,以報萬分?!?唐 許敬宗 《奉和入潼關(guān)》詩:“濟(jì) 潼 紆萬乘,臨 河 耀六師。” 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六:“及車駕將至,冰驟堅(jiān),六師畢濟(jì)?!币喾褐溉寇婈?duì)。參見“ 六軍 ”。
蘇泂名句,邊頭嘆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