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陸龜蒙《樵人十詠樵歌》:
縱調(diào)為野吟,徐徐下云磴。
因知負(fù)樵樂,不減援琴興。
出林方自轉(zhuǎn),隔水猶相應(yīng)。
但取天壤情,何求郢人稱。
注釋參考
負(fù)樵
(1).背柴。 隋 王通 《中說(shuō)·魏相》:“吾聞禮於 關(guān)生 ,見負(fù)樵者幾焉;正樂於 霍生 ,見持竿者幾焉。吾將退而求諸野矣。” 唐 裴铏 《傳奇·元柳二公》:“因大雪,見老叟負(fù)樵而鬻,二子哀其衰邁,飲之以酒。”
(2).指背柴的人。 宋 陸游 《湖山·西跨湖橋》詩(shī):“傍水多投釣,穿云有負(fù)樵?!?/p>
不減
不減 (bùjiǎn) 不次于,不少于 no less than 其英雄本色不減當(dāng)年援琴
持琴;彈琴?!俄n非子·十過(guò)》:“ 平公 曰:‘善?!苏?師涓 ,令坐 師曠 之旁,援琴鼓之?!薄度龂?guó)志·蜀志·郤正傳》:“ 雍門 援琴而挾説, 韓哀 秉轡而馳名?!?唐 元稹 《鶯鶯傳》:“君子有援琴之挑,鄙人無(wú)投梭之拒?!?明 徐渭 《代賀張相公啟》:“伏以孝有餘哀,終身卻棗,禮緣中制,迨吉援琴?!?/p>
陸龜蒙名句,樵人十詠樵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