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轍《再游廬山三首》:
當年五月訪廬山,山翠溪聲寢食間。
藤杖復隨春色到,寒泉頓與客心閑。
巖頭懸布煎茶足,峽口驚雷泛葉慳。
待得前村新雨遍,扁舟應逐好風還。
憶自棲賢夜入城,道邊蘭若一僧迎。
偶然不到終遺恨,特地來游慰昔情。
海外聲聞安至此,堂中天鼓為誰鳴。
匆匆復向深山去,一盞醍醐飽粟罌。
〈羅漢院有新羅羅漢,堂中法鼓特大。
〉此山巖谷不知重,赤眼浮圖自一峰。
芒屩隨僧踐黃葉,曉光消雪墮長松。
石泉試飲先師錫,午飯歸尋下寺鐘。
勝處轉(zhuǎn)多渾恐忘,出山惟見白云濃。
注釋參考
外聲
音韻學術(shù)語。指開口呼和合口呼。 章炳麟 《國故論衡·音理論》:“闔口、開口皆外聲,撮口、齊齒皆內(nèi)聲也。”
至此
至此 (zhìcǐ) 到此 here 你領(lǐng)著他們向前走,至此停下 到此時 so far 至此,共有五十個人報名 達到這種情形 to this extent 事情緣何至此?中天
中天 (zhōngtiān) 天空;天頂 meridian passage 一輪明月高懸中天 虹亙中天?!稄V東軍務記》蘇轍名句,再游廬山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寶寶廚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