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清代曾國藩《題公牘》:
官兒盡大有何榮?字數(shù)太多看不清。
減去數(shù)行重刻過,留教他日作銘旌。
注釋參考
重刻
繁重苛嚴(yán)?!逗鬂h書·西域傳序》:“ 匈奴 斂稅重刻,諸國不堪命?!?/p>
謂重新刊刻圖書。 清 王先謙 《荀子集解·例略》:“ 宋 臺州 本, 宋 唐仲友 與政 刊於 臺州 ,即依 呂 本重刻。” 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在現(xiàn)代中國的孔夫子》:“鉆進 山東 ,連自己也數(shù)不清金錢和兵丁和姨太太的數(shù)目了的 張宗昌 將軍,則重刻了《十三經(jīng)》?!?/p>
他日
他日 (tārì) 將來;來日,將來的某一天或某一時期 future;some other day;later on 他日見于王?!睹献印ち夯萃跸隆?他日驢一鳴?!稇?zhàn)國策·魏策》 他日不忘老人芋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傳》 愿他日得志。 以往;昔日 former days;former times;bygone days銘旌
豎在靈柩前標(biāo)志死者官職和姓名的旗幡。多用絳帛粉書。品官則借銜題寫曰某官某公之柩,士或平民則稱顯考顯妣。另紙書題者姓名粘于旌下。大斂后,以竹杠懸之依靈右。葬時取下加于柩上。《周禮·春官·司?!罚骸按髥?,共銘旌?!?唐 李白 《上留田行》:“昔之弟死兄不葬,他人於此舉銘旌。” 清 蔣士銓 《臨川夢·哱叛》:“銘旌字,誰結(jié)個靈堂掛?” 郭沫若 《滿江紅·天外人歸》詞:“高樹銘旌三叩首,跪參導(dǎo)彈孤哀樣?!?/p>
曾國藩名句,題公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