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韓愈《寄隨州周員外》:
陸孟丘楊久作塵,同時存者更誰人。
金丹別后知傳得,乞取刀圭救病身。
注釋參考
金丹
(1).古代方士煉金石為丹藥,認為服之可以長生不老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金丹》:“夫金丹之為物,燒之愈久,變化愈妙;黃金入火,百鍊不消,埋之,畢天不朽。服此二物,鍊人身體,故能令人不老不死?!?宋 陸游 《兀坐頗念游歷山水戲作》詩:“昔嘆遠游生雪鬢,近緣多病學金丹。” 魯迅 《故事新編·奔月》:“我呢,倒不要緊,只要將那道士送給我的金丹吃下去,就會飛升?!?/p>
(2).指鴉片、紅丸一類du{1*1}品。 趙樹理 《李家莊的變遷》一:“﹝ 小喜 ﹞后來吸上了金丹,就常和鄰近的光棍們來往,當人販,賣寡婦,販金丹?!?阮章競 《赤葉河》第一部:“趕快弄錢去 高莊 買金丹,留大先生住一宵,好好的求求他。”
后知
(1).覺悟較晚。亦指覺悟較晚者。《孟子·萬章上》:“天之生此民也,使先知覺后知,使先覺覺后覺也。” 孫中山 《民權(quán)主義》第三講:“先知先覺者為發(fā)明家,后知后覺者為宣傳家,不知不覺者為實行家。”
(2).后來的知己。《呂氏春秋·恃君》:“ 豫讓 笑而應(yīng)之曰:‘是﹝為﹞先知報后知也,為故君賊新君矣?!?陳奇猷 集釋:“‘是’下當從《策》補‘為’字,否則文不成義……此文‘是為先知報后知’猶言為 智伯 報 襄子 耳?!?/p>
乞取
(1).求得。 唐 王建 《乞竹》詩:“乞取池西三兩竹,房前栽著病時看?!?宋 范仲淹 《依韻答青州富資政見寄》:“故人待看調(diào)元后,乞取優(yōu)游老 洛陽 。” 清 陳維崧 《沁園春·留別韓聞西》詞:“百年幾度佳辰,且乞取溪山自在身?!?/p>
(2).請求釆取?!端问贰ざY志二七》:“乞取舊例裁定酌中之數(shù),以為永式?!?/p>
(3).勒索。 宋 蘇轍 《論衙前及諸役人不便札子》:“州縣曹吏乞取不貲?!?宋 莊綽 《雞肋編》卷中:“有 白馬洞 繆羅 者殺保正,怒其乞取?!?/p>
刀圭
(1).中藥的量器名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金丹》:“服之三刀圭,三尸九蟲皆即消壞,百病皆愈也?!?王明 校釋:“刀圭,量藥具。 武威 漢 墓出土醫(yī)藥木簡中有刀圭之稱。”《本草綱目·序例》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名醫(yī)別錄·合藥分劑法則》:“凡散云刀圭者,十分方寸匕之一,準如梧桐子大也……一撮者,四刀圭也?!?唐 崔元略 《贈毛仙翁》詩:“度世無勞大稻米,昇天只用半刀圭。” 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周琰》:“更贈公良藥一刀圭,服之必效?!?/p>
(2).指藥物。 唐 王績 《采藥》詩:“且復歸去來,刀圭輔衰疾?!?明 單本 《蕉帕記·贈帕》:“愿今宵,刀圭入口,寒熱霎時消?!?清 鄒容 《革命軍》第一章:“夫 盧梭 諸大哲之微言大義,為起死回生之靈藥,返魄還魂之寳方。金丹換骨,刀圭奏效, 法 美 文明之胚胎,皆基於是?!?/p>
(3).指醫(yī)術(shù)。 明 陸采 《明珠記·訪俠》:“愿棄了升斗微官,早學那刀圭金鼎,便攜家共住。”
(4).乳酪類的食物的別名。 宋 陶穀 《清異錄·草創(chuàng)刀圭》引《高麗博學記》:“酥名大刀圭,醍醐名小刀圭,酪名水刀圭,乳腐名草創(chuàng)刀圭?!?/p>
(5).湯匙。 章炳麟 《新方言·釋器》:“斟羹者或借瓢名,惟 江 南 運河 而東,至 浙江 、 福建 數(shù)處,謂之刀圭。音如條耕。”
病身
體弱多病之身。 唐 張籍 《感春》詩:“遠客悠悠任病身,誰家地上又逢春?!?唐 白居易 《彭蠡湖晚歸》詩:“何必為遷客,無勞是病身?!?宋 楊萬里 《曉行東園》詩:“老眼讀書長作睡,病身得酒忽全蘇?!?/p>
韓愈名句,寄隨州周員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