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洋《省題泰帝鼓瑟》:
雅樂聞琴瑟,相因泰昊前。
朱絲疑雜奏,素{1~1}女減哀弦。
破竹符終全,分魚目不全。
所馀裁五五,再續(xù)未綿綿。
損益時皆有,虧成理或然。
茫茫千古意,漢帝自誰傳。
注釋參考
損益
損益 (sǔn-yì) 指賠錢和賺錢 income and expenses;profit and losses 損益相抵 增加和減少,指得失 increase and decrease 至于斟酌損益,進盡忠言,則攸之、允之任也。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成理
(1).固定的規(guī)律。《莊子·知北游》:“天地有大美而不言,四時有明法而不議,萬物有成理而不説。”《韓非子·大體》:“守成理,因自然?!?/p>
(2).有道理。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然而其持之有故,其言之成理,足以欺惑愚眾?!?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五》:“據其所言,乃鑿然成理?!?/p>
(3).治理?!稇?zhàn)國策·秦策三》:“富貴顯榮,成理萬物,萬物各得其所?!?/p>
或然
或許可能。有可能而不一定。 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碧碧》:“少年曰:‘夙非姻婭,生熟兩不相諳,獵食或然,宿應不可?!?唐蘭 《古文字學導論》下編四:“文字的淆混和錯誤,是一部分文字在演變過程里的或然的結果?!?/p>
王洋名句,省題泰帝鼓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