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回《次韻送張文煥》:
廊廟端非巖壑姿,慵庵未是可慵時(shí)。
浮榮故自無心向,素抱其如有己知。
天上要途終一武,江南絕景已千詩(shī)。
欲從無祖赤松子,小待功成亦未遲。
注釋參考
浮榮
虛榮。 晉 殷仲文 《南州桓公九井作》詩(shī):“歲寒無早秀,浮榮甘夙殞?!?唐 顧況 《贈(zèng)僧》詩(shī)之二:“更把浮榮喻生滅,世間無事不虛空?!?宋 范仲淹 《與工部同年書》:“以此不如知足樂道,浮榮豈足道哉?!?明 劉基 《滿江紅·次韻和石末元帥》詞:“過眼浮榮胡蝶夢(mèng),縈身薄宦猩猩屐?!?/p>
故自
尚自;還要。 元 王實(shí)甫 《西廂記》第四本第二折:“你故自口強(qiáng)哩!若實(shí)説呵,饒你;若不實(shí)説呵,我直打死你這個(gè)賤人!” 王季思 校注:“故自:尚故自之省。尚故自即尚自意。”
無心
無心 (wúxīn) 沒有心情,沒有做某事的念頭 not be in the mood for 無心戀戰(zhàn) 不是存心的 unintentinally;inadvertently;unwittingly 言者無心,聽者有意素抱
(1).平素的志趣、抱負(fù)。 晉 陶潛 《飲酒》詩(shī)之十五:“若不委窮達(dá),素抱深可惜?!薄赌鲜贰拏鳌罚骸胺罱淌构д伲瑫?huì)當(dāng)停公事;但念生平素抱,有乖恩顧?!?唐 韋應(yīng)物 《端居感懷》詩(shī):“沉沉積素抱,婉婉屬之子?!?清 林則徐 《杭嘉湖三郡觀風(fēng)告示》:“先器識(shí)而后文藝,既端素抱於平時(shí);本經(jīng)史而為詞章,盍展長(zhǎng)才於寸管?!?/p>
(2).向來存于心間。 茅盾 《子夜》五:“對(duì)于父親的生活和思想素抱反感的 蓀甫 突然間把 屠維岳 剛才給與他的好印象一變而為憎惡?!?/p>
其如
怎奈;無奈。 唐 劉長(zhǎng)卿 《硤石遇雨宴前主簿從兄子英宅》詩(shī):“雖欲少留此,其如歸限催。” 宋 歐陽(yáng)修 《漁家傲》詞之六:“料得明年秋色在,香可愛,其如鏡里花顏改?!?元 蕭德祥 《殺狗勸夫》第三折:“你倒生的乖,其如我不騃。你將人殺死,怎教兄弟埋。”
己知
知己。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:“恃己知而華予兮,鶗鴂鳴而不芳。” 李賢 注:“己知猶知己也。” 宋 范仲淹 《獻(xiàn)百花洲圖上陳州晏相公》詩(shī):“繪寫求真賞,緘藏獻(xiàn)己知?!?/p>
方回名句,次韻送張文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