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韓維《答趙縣丞》:
止足常佳漢二臣,早思幽退謝朝紳。
奉藩終乏三年最,學(xué)道才知一日真。
目病懶將書卷展,心閑得近酒杯頻。
朝吟夕嘯無厭斁,正賴賢賓與德鄰。
注釋參考
止足
謂凡事知止知足,不要貪得無厭。語出《老子》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長久”。《漢書·雋疏于薛等傳贊》:“ 疏廣 行止足之計(jì),免辱殆之絫?!?唐 白居易 《自賓客遷太子少傅分司》詩:“誠合知止足,豈宜更貪饕?” 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事部三》:“人若存一止足之心,則貧賤而衣食粗足,可以止矣?!?嚴(yán)復(fù) 《論世變之亟》:“物不足則必爭,而爭者人道之大患也,故寧以止足為教?!?/p>
二臣
(1).指 春秋 楚 亂臣 費(fèi)無極 與 鄢將師 。《文選·陸機(jī)<演連珠>》:“是以四族放而 唐 劭,二臣誅而 楚 寧?!?劉孝標(biāo) 注:“二臣, 費(fèi)無極 與 鄢將師 也?!?/p>
(2).指 黃帝 臣 風(fēng)后 與 力牧 。 唐玄宗 《左丞相說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命宴東堂賜詩》:“ 赤帝 收三杰, 黃軒 舉二臣。” 沉德潛 注:“二臣, 風(fēng)后 力牧 ?!?/p>
退謝
(1).謂辭職退休。 宋 范正敏 《遯齋閑覽·安石遇人談文》:“ 舒王 退謝 金陵 ,幅巾杖履獨(dú)游一寺,遇數(shù)客盛談文史,詞辨紛然?!?/p>
(2).脫落凋謝。 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四:“ 紹興 歲丙辰, 廣 右大歉……斗米千錢,人多莩亡。而 嶠 南風(fēng)候素乖譌,至是殊正,則李花退謝悉成桃,桃實(shí)復(fù)成李,梨亦變桃,熟皆可食?!?/p>
(3).退避辭謝。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戊部第一章:“男子既以同形黨而力抑女子,已為可怪;女子亦自安於異形黨,退謝而不求,尤為可奇。”
朝紳
(1).束朝服的大帶。 唐 韓愈 孟郊 《會合聯(lián)句》:“朝紳鬱青緑,馬飾曜珪珙?!?/p>
(2).借指朝廷大臣。 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洪君疇》:“宦寺肆橫,簸弄天綱,外閫朝紳,多出門下。”《明史·歐陽一敬傳》:“ 一敬 尋劾 拱 威制朝紳,專柄擅國,亟宜罷?!?清 朱茂暉 《崇禎戊辰湖上觀毀逆奄祠紀(jì)事》詩:“云何承平日,壞法自朝紳?!?/p>
(3).曾任朝官而退居鄉(xiāng)間的紳士?!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二十:“慷慨奇人難屢見,休將仗義望朝紳。” 清 陳夢雷 《絕交書》:“不孝雖箝口結(jié)舌於絶域,而鄉(xiāng)里憤悱,朝紳公論,從此而起?!?/p>
韓維名句,答趙縣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